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传记 >> 正文

徐光启后人讲述徐氏家风

发稿时间:2019-04-10 09:58:00 来源: 文汇报

  徐光启后人讲述徐氏家风 爱国奉公意识刻在孙骨子里

  今日上海地标徐家汇,与我国明朝著名学者徐光启的名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春节前夕,坐落在南丹路的徐光启纪念馆迎来一位叫徐承熙的老人,是徐氏家族后人。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父亲就时常和徐承熙讲起先祖徐光启的故事,讲述徐氏家风。“奉公、律己、勤俭、仁爱,这是我听得最多的。”点点滴滴,春风化雨,家风犹如“不言之教”,在徐家后人中代代传承。

  爱国、奉公意识刻在徐氏子孙骨子里

  光启公园和徐光启纪念馆是徐承熙有空就会来逛逛的地方。每次来这里,他都会想起父亲徐海林。

  史料记载,徐光启1562年出生于上海老城厢九间楼,42岁考取进士,后为官30余年。他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是我国最早翻译出版的西方科学书籍。1641年,徐光启的灵柩归葬于当时上海西郊的肇嘉浜、法华泾和蒲汇塘交汇处,从此徐氏后人便在这附近定居,“徐家汇”也因此得名。

  根据徐氏家谱,徐光启育有一子徐骥,后有五孙,徐承熙为徐光启三孙一脉。徐氏一族的公产主要由三孙这一脉负责保管,徐光启墓地就是族内最重要的公产之一。1956年,徐海林在和族人商量后,作出一个重要决定:把徐光启墓地捐给国家。

  “我父亲说,之所以要把先祖墓地捐给国家,一来是希望墓地得到更好的管理,但更重要的是,徐氏子孙的骨子里就有爱国、奉公的意识,做任何事情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兴趣、需求和利益,更要把国家的需求和利益放在前头。”徐承熙告诉记者,继捐出先祖墓地后,到1962年徐光启诞辰400周年时,徐海林还将“传家宝”——徐氏家谱捐献了出来。

  不同时代,爱国有着不同的表现,但爱国之心始终是第一位的。让徐承熙特别欣慰的是,光启公园时有市民游客前来,不少人在仔细了解徐光启的生平后,敬佩之心油然而生。昔日徐家公产,今日已经成为沪上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经世致用、淡泊明志,家风以“身教”传承

  在徐光启纪念馆,很多参观者都会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文定(徐光启谥号)为人宽仁愿确,朴诚淡漠,于物无所好,唯好学,唯好经济……如历法、算法、火攻、水法之类,皆探两仪之奥,资兵农之用,为永世利。”这其实是徐光启之子徐骥替父亲写的传记中的一段。

  徐承熙儿时也曾听家中长辈多次说起,先祖徐光启学习研究西方自然科学,如天文学、水利学、农学、军事学等,不仅仅是出于自己浓厚的兴趣,更是出于经世致用的考虑。

  徐光启主持纂修《崇祯历书》一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明代初期使用的历书是元代郭守敬等人编制的《授时历》,明朝立国后更名为《大统历》。这部历书在使用了300年后,误差越来越大,很多据此推算的天象预报屡屡发生错误。“徐光启当时提出改历,有一个重要考虑,就是为了百姓和社稷。一旦天象预报失效,首先就会影响农业生产,而遭殃的就是百姓。”用徐承熙的话说,徐光启当时不仅潜心研究水利和农业,还做了大量实验,想办法引进番薯等,从事这些研究的初衷其实都是为了解决当时困扰百姓生计的实际问题。

  在徐氏后人中,这种经世致用、报效国家的想法,也随着家风代代相传。在徐光启三孙这一脉的后人中,活跃在教育、卫生界的人士尤其多。徐承熙的爷爷曾是一位名中医,父亲则是中学语文和历史老师。

  徐光启为官清廉,虽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但因拒不收纳贿赂,所以门庭冷落。到他1633年去世时,遗物中除了破旧衣服和被褥外,便是手稿和书籍。

  徐承熙说,先祖德行在前,为官廉洁奉公、为学经世致用、为人淡泊明志,这些品性更多时候不是言传,而是通过徐氏一代代人的身教保存下来,这也是徐氏最宝贵的财富。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