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进行曲》源自辽沈大地
发稿时间:2019-04-10 10:44:20 来源: 辽宁日报
最响亮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源自辽沈大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义勇军将领郭景珊的后人郭春光唱起国歌时,仍满怀激动。
79岁高龄的郭春光多年来坚持不懈地研究东北抗日义勇军历史,他说:“《义勇军进行曲》取材于义勇军的战斗生活,其中,辽东和辽西两支义勇军的军歌,为《义勇军进行曲》的词曲创作提供了素材。”
辽西抗日义勇军事迹展示馆外的义勇军塑像。
矾石山村战时指挥部
“天狗司令”
直到今天,辽西民间还流传着“天狗司令吃日头”的神奇传说。“天狗司令”说的就是郑桂林,郑桂林1930年毕业于东北讲武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怀着报国为民的雄心壮志,到辽西一带组建抗日武装,得到黄显声的支持,编为东北民众抗日自卫义勇军第四路军,郑桂林任副总指挥;1932年2月,郑桂林在绥中组建第四十八路义勇军,自报号“郑天狗”,取天狗吃日,能战胜日本之意。此后“天狗司令”郑桂林率领的抗日义勇军曾经威震东北,人数最多时发展到2万多人。
“天狗咬,蜂子蜇,坐山雕打得恶,杨麻子不用说,吓得鬼子打哆嗦……”2月27日,记者来到位于绥中县城西7.5公里处的矾石山村,当提起郑桂林时,村里的老人们流利地背出了这首抗日民谣。老人还指引记者来到村里的孔家大院,这个有着120余年历史的老宅院,是郑桂林曾经设在矾石山村的战时指挥部。目前,三间正房仍保留着原貌。
矾石山村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这里不仅是义勇军攻打绥中县城的必经之路,更是从1932年1月10日到1933年春,郑桂林部义勇军与绥中县城内的日伪军作战的集结地和总攻发起之地。据统计,郑桂林部义勇军先后与日伪军作战百余次,毙伤日伪军3000多人,缴获山炮5门、大小枪支1500多支、子弹3万多颗。
1933年,郑桂林被国民党宪兵逮捕,并秘密杀害于北平。
此外,1932年1月,辽西义勇军在锦西县城西郊伏击日军古贺联队,击毙古贺等军官3名,下士官以下8名,日军共伤亡25人。日本朝野震惊,称:“这实在是满洲事变以来最大的悲惨事件。”日本《协和》杂志惊呼:“辽西抗日义勇军是和七百年前成吉思汗的名字一起,以剽悍、敏捷、勇猛而震动全世界的了不起的队伍。”
辽西抗日义勇军事迹展示馆
建馆纪念
2月27日,记者走进位于绥中县大台山果树农场矾石山村的辽西抗日义勇军事迹展示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馆内四周墙上图文并茂的展板。沿着铁蹄蹂躏、血肉长城、辽河风云、同仇敌忾、战斗号角、神州重光、浩气长虹七个内容单元,按照时间脉络来了解辽西抗日义勇军的事迹。而陈列柜里的展品、展区中央的实景再现区域,更能加深参观者的印象。
李文喜介绍辽西义勇军英勇抗日的事迹。
这个室内面积330平方米、室外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展示馆,是2013年重新修建的,它的前身是2009年筹建、2010年开馆的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当时,在全国这还是第一家以义勇军为专题的纪念馆。
“展示馆的每块展板的内容,都是我自己精心挑选设计的。”其实,辽西抗日义勇军事迹展示馆馆长李文喜曾经是矾石山村的一名乡村医生,当年上门给村民打点滴时,听老人聊村里有不少人参加过抗日的事。“过去只是从课本上学习过,觉得离自己很远,但没想到家门口就有抗日义勇军。”李文喜开始专心研究抗日义勇军的事迹。最初收集资料时,他得到了辽宁抗日义勇军将领郭景珊之子郭春光的帮助,老人无私地将自己手中留存的资料拿了出来。很多村民知道李文喜要建义勇军事迹展示馆,也都来给他捐东西。“我从网上搜索发现,全国都没有关于抗日义勇军的事迹展示馆,所以就更下定决心了。我找来村小学的陶国慷老师帮忙设计,我负责收集资料和实物,村党支部书记孔大强负责资金,很快就把这个事迹展示馆建起来了。”
记者看到,展柜里还陈列着许多历史资料,郑桂林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三份大台山地区参加抗日义勇军人员的证实材料,以及郑桂林发的记载了这路义勇军抗日过程的三封电报……建馆后,李文喜每天琢磨的事就是怎么丰富馆藏,很多藏品都是他去外地档案馆查找、从藏家手里买来的,甚至托人从日本淘来的。
为什么这么执著?从2010年9月起,李文喜彻底放弃了医生的职业,开始专心研究抗日义勇军,“抗日义勇军是我们的民族之魂,他们都是民族英雄,为了抗日救国而捐躯。他们不图名不图利,我们建义勇军事迹展示馆,就是让大家不要忘了那些‘宁当战死鬼、不当亡国奴’的抗日义勇军。”
郭春光的家
国歌源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2月25日,在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张氏帅府对面的一个居民小区内,辽宁抗日义勇军将领郭景珊的后人郭春光唱起国歌时,仍满怀激动。79岁高龄的他多年来坚持不懈地研究辽宁义勇军抗战的历史,“《义勇军进行曲》是取材于东北义勇军的战斗生活,其中,辽东和辽西两支义勇军的军歌,为国歌注入了词曲的灵感。”
郭春光家里有很多研究义勇军的资料。
郭春光说的这两首军歌,一首是“血盟救国军”的军歌,是由该军司令孙铭宸、孙铭武和张显铭等人创作,歌词是:“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奋起杀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起来!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战斗!战斗!战斗!战斗!”“血盟救国军”遇挫后,部分人员加入辽宁抗日义勇军第三军团总指挥唐聚伍的部队,这歌像星星之火一样在义勇军中广泛传播。1933年,田汉、聂耳随上海爱国人士慰问团到唐聚伍据守的长城古北口慰问,田汉等人想要采访辽宁抗日义勇军第三军团及其指挥者,“我父亲是第三军团副总指挥,当时正投入激烈的战斗中,所以他介绍田汉去北平采访唐聚伍,唐聚伍当时正在北平。”经过采访,田汉全面了解了义勇军奋勇抗战的真实情况。
另一首是辽西“东北国民救国军”的军歌,“老梯子”高鹏振义勇军的誓词,是该军参谋长王立川创作的,歌词是:“起来!起来!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山河(破)碎,家园(被)毁,爹娘当炮灰,留着(我们)头颅有何用?拿起刀枪向前冲,杀!杀!杀!一——二——三——四!”加入“老梯队”的义勇军战士都会唱这首励志战歌。1933年2月,聂耳随慰问团到热河前线(现朝阳市建平县朱碌科地区和四家子一带)慰问,战士们唱起这首军歌,大受感染的聂耳产生强烈的共鸣,拿出小提琴拉起了《满江红》的曲调,战士们伴着聂耳的曲调唱了起来。聂耳在前线的亲身体验为他的创作储备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后来都融合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里。
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首演,其主题曲就是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传唱至今的《义勇军进行曲》,1949年被定为国歌。
延伸
为唐将军作史
“虽然抗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了,但是,惨痛的历史教训是不能忘记的,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巨大牺牲和历史贡献更不能忘记。” 2月28日,传记文学作家陈醒哲向记者道出了创作《铁血雄魂——唐聚伍与辽东抗日义勇军血战实录》的初衷。
1932年4月21日,唐聚伍率众在桓仁举行誓师抗日大会,带领辽宁民众自卫军武装抗日,并以桓仁为根据地,转战东边20多个县,对日本侵略者发动大小战役数百次,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了再现这段历史,陈醒哲从2012年起展开调查工作,用了3年的时间,与抗日义勇军将领郭景珊的后人郭春光数十次前往河北省、吉林省的多个城市,以及重庆、桓仁满族自治县、本溪、丹东等地实地调查。最终,这本40万字的长篇史传,于2014年7月由沈阳出版社出版。
《铁血雄魂——唐聚伍与辽东抗日义勇军血战实录》共分为8章32节。前6章主要记录“九一八”事变前后,及辽宁民众自卫军成立经过和作战历程。第7章分别记录了李春润、邓铁梅、苗可秀、王凤阁4位辽宁民众自卫军著名将领守土抗战及牺牲的经过。第8章再现了唐聚伍组织东北游击队再次出关抗战及以身殉国的血战历程。尾篇则记录了原辽宁民众自卫军的部分将士们后期的战斗与牺牲经历。
陈醒哲是辽河石油报社文艺副刊部原主任,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编辑工作30年,长期关注东北抗战史,特别是辽宁抗战史。这本书是他继《王铁汉将军传》和《盛京医事》两部传记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能让大家更真实地认识抗战历史,凝聚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