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把井冈山精神的红色基因带回青海大地
——青海省中青年人才国情研修班侧记

发稿时间:2019-11-01 10:06:57 来源: 青海日报

  本报记者 秦 睿

  秋日的井冈山,天气爽朗怡人,山间桂花飘香。10月19日至25日,“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青海省中青年人才国情研修班”在这里举办。80名来自青海省各行业各领域的中青年人才齐聚井冈山,身穿红军服,头戴八角帽,追忆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洗礼。

  聆听《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讲座,回顾井冈山革命历程……学员们对井冈山革命历史了解得越清晰,越能深刻感悟到历史内涵的深邃。短短两年零四个月,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为全国解放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之路和成功之路,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座历史丰碑”,留下的“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精神的源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作风、道德风貌和开创性作为深深感染着每一名学员。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学员们迈着庄严的步伐、队列整齐地为烈士们敬献花圈。在井冈山革命中牺牲的烈士有4.8万名,可是留下姓名的只有15744名,这些烈士中有吃不饱、穿不暖的劳苦大众,还有极具理想主义色彩的留学海外、名校毕业的知识分子,让学员们深深感受到了井冈山革命九死一生的斗争历史和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坚定执着。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教育局教研室高级教师旦正太说:“来到这里,我真正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新中国的诞生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在茅坪八角楼,学员们了解到,毛泽东在艰苦的斗争岁月里,深入调查,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这里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之路奠定基础,是实事求是闯新路精神的最生动实践。青海电子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马秀玲说:“感触很深,我从事的超薄电解铜箔研发工作,就需要实事求是闯新路精神,我将继续努力奋斗,为动力电池乃至新材料的研发和新青海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在小井红军医院,艰苦奋斗攻难关的精神得到了生动体现。在经济封锁、医疗条件极差的环境下,医务人员和伤员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因陋就简,没有手术刀就用剃须刀甚至菜刀,没有消毒水就用石灰水,医疗器具自己用竹子做,革命者发扬着“干稻草如金丝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最终因为不愿给敌人透露一个字,全部被枪杀于附近稻田中。受到革命精神的激励,青海省中医院功能科副主任刘晓宇表达了自己的意愿:“都说‘曲麻莱、曲麻莱,去了出不来’,下次医院下乡去曲麻莱,我要第一个报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黄洋界,隆隆炮声早已散去,可是依靠群众求胜利的精神永不磨灭。黄洋界保卫战军民联合,农民、妇女、儿童跟红军战士一起作战,才能以少胜多取得胜利,显示了人民武装在人民战争中的巨大威力,开创了人民战争的新纪元。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曲麻莱管理处工程师马元庆说:“我们要把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融入到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中,动员更多的牧民群众和园区生态管护员参与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工作,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此次研修班课程十分丰富,还有“读家书、谈家风”互动课、红色故事会、访谈教学,红军后代讲述刘显宜将军、陈士榘将军、曾志、甘祖昌将军和妻子龚全珍的革命工作和生活往事。60年代上海知青杨洁如、“最年轻敬老院院长”张志敏讲述自己在井冈山上的故事等等,真实感人、引人向上,让学员们肃然起敬、几度哽咽,真正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者忠诚于党、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为人民服务的宝贵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在新一代身上传承的美好情形。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二完全中学教师杨毛吉说:“我想将井冈山精神的火种带回青海,做好立德树人工作,让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

  铭记历史、鉴往知来。学员们在结业时发出了许多感慨,来自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90后学员刘畅写了一首小诗:“仿佛听见山林里号声隐隐,似手擎起了一个小小火炬。”青海省委党校民族宗教学教研部教授赵英在总结发言时讲道:“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我们回望战争年代、聚焦鲜活人物、体会初心使命,回到现实中,我们要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做出对青海、对国家和社会的最大回馈。”

  青山埋忠骨,人间留正气。中青年人才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涤和灵魂的净化,把井冈山精神的红色基因带回青海大地,为新时代建设新青海继续奋勇前行。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