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在京首发

发稿时间:2019-11-13 14:46: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 小新 摄

  中新网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 高凯)11月12日,由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协科学文化研究院、北京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品读科学家故事,感悟科学家精神”——“‘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首发式暨科学家传记绘本编创论坛在北京科学中心举行。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是国内首套权威、成体系的原创中国科学家传记绘本丛书,用生动的文字、严谨的史实和精美的绘图讲述竺可桢、钱学森、何泽慧、吴征镒、刘东生、梁思礼、袁隆平、屠呦呦8位中国科学家的故事。

  韩启德院士 小新 摄

  丛书依托于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由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绘本研究专家、科学史家、科学家家属或秘书组成顾问委员会及编委会为丛书把关,由采集工程首席专家张藜教授及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任福君主编,联合采集工程学术团队研究者创作文稿,国内新锐插画师创作绘图,兼具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

  据悉,本丛书已入选2019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本套丛书的作者们从儿童视角出发,回顾了老科学家们的学术历程和成就,描述成长过程中的感人细节、丰富的心灵世界,以及在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闪光足迹。绘画主要采用了传统的写实手法,刻画了朴实无华的人物形象,拉近了孩子们与科学家的距离。在内容设计上,还增加了人物小传、年谱和词汇园地等,颇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北京大学-中国科协科学文化研究院创始院长韩启德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高级工程师、科学家家属代表、梁思礼院士之女梁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大亚,丛书主编、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席专家张藜,著名科普作家兼制片人赵致真等嘉宾出席当日首发式。

  梁红女士表示,能够参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相关工作,并担任“‘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顾问,审读《中国第一代航天人:梁思礼的故事》,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她相信,科学家们可歌可泣的奋斗史,高尚的人格和广大的胸襟会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永久的记忆。她期待,科学家们崇高的精神会像一颗颗种子一样,深植于孩子们的心中并生根发芽。这是本套丛书最大的意义所在,也是她作为一名科学家亲属的真切心愿。

  “科学家传记绘本编创论坛”于首发式后举行,韩启德院士表示,“宣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科学文化土壤,是时代交给我们的重大命题。”“‘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以适合儿童的故事内容和绘画形式彰显中国科学家精神,融学术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是近年来看到的最好的儿童励志读物。在对谈中他进一步强调,梦想、好奇心、想象力是人的本性,儿童的想象力是值得被呵护的。他强调,科学也是“苦学”,吃苦耐劳的科学精神应该从小培养。“‘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立足实践、讲好故事,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有骨肉、有血脉、有情怀,让脱胎于实践的科学家精神最终归于实践。

  张藜教授分享了她个人的成长经历,鼓励小朋友们多接触大自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失败,勇于探索,在日常生活当中永远保持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在分享丛书的策划初衷及创作历程时她谈到,与其他绘本区别较大的是,这套丛书的文字作者以采集工程学术团队的科学史研究者为主,他们对科学家颇有研究,治学严谨,能做到不夸大、不渲染、实事求是地讲述科学家的故事。“把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是创作出版绘本丛书的初衷。她在发言中进一步指出,如何在确保科学性的前提下,保证趣味性与艺术性,让科学史研究者写出孩子们能听懂的科学家故事,是做原创科学家传记绘本精品的必经之路。

  梁红女士 小新 摄

  著名科普作家兼制片人、丛书顾问赵致真用给孩子们写信的形式为本套丛书撰写了导读,这是他第一次以爷爷的身份给孩子们写信。在论坛现场,他分享了为何要选择这样一种不常见的导读形式,以及为何要在信中强调爱国主义情怀。他谈到,孩子是祖国的希望,要使他们成为21世纪的接班人,除了有渊博的知识、强壮的体魄,更需要从小培养他们一颗赤诚的爱心和爱祖国的情感。在论坛中他进一步论述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鼓励小朋友们充分发挥科学想象力,从小培养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以科学家为榜样,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活动现场,嘉宾们为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的师生们赠送了“‘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完)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