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抗“疫”一线:守护青海空中门户的白衣“战士”

发稿时间:2020-02-13 15:06:3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宁2月12日电(卡娅梅朵)“您好!我们需要对您进行体温检测,感谢您的配合。”2月12日,在青海省西宁曹家堡机场,唐生萍正在测量进港航班旅客的体温。

  像这样每天重复的工作,唐生萍已经与3名同事一起持续进行了半个月。“体温复测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唐生萍说,为了守护好青海的空中门户,不让病毒流出机场,每一位在岗的护士都必须全神贯注,不能有一丝懈怠。

  医护人员准备进舱进行体温复测。(图片由医疗队提供)

  “如果你是个士兵,还能不上战场吗?”

  1月27日上午,农历正月初三,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接到指令,需立即组建医疗队进驻西宁机场。

  “从疫情发生以来,我就很清楚自己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职责与使命。疫情的快速蔓延,不允许我们有犹豫的时间。”在医院发出号召后,25岁的胃肠外科护士唐生萍第一时间主动报名。但在拿起手机准备打电话告诉家人时,她的内心却有些忐忑。

  “起初我还害怕爸妈因为担心我可能会反对我的决定,没想到他们都很支持,我爸还在电话里对我说:‘如果你是个士兵,还能不上战场吗?’”爸爸的这句话,更加坚定了唐生萍的信心。当天下午,包括唐生萍在内4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赶到了西宁机场,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在西宁曹家堡机场,她们的任务是走进每一架进港及中转航班的机舱内,对体温异常的旅客进行体温复测。她们4人分为两组,每组48小时轮流值班。从早上有航班到达开始,直到凌晨将最后一个航班的最后一名旅客安全送走,她们平均每天需要对三十多架次航班进行检测,有时一天多达六十多架次。

  西宁机场到达厅门口,医护人员在救护车上等待隔离运送发热旅客。(图片由医疗队提供)

  唐生萍告诉记者,一旦测温枪复测体温异常,这名旅客又在14天内去过重点区域或有流行病学接触史的,他们就会派专门的救护车将旅客送至青海省人民医院或就近的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进行进一步检查。

  “妈妈在医院上班,是戴着口罩上班的!”

  今年33岁的张萍,是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体检科的一名护师。与唐生萍一样,她也在接到医院号召的第一时间就主动报了名,成为进驻机场医疗队的一员。

  “我的丈夫是一名退役军人,他知道我报了名之后非常支持我的决定。我们都深知,这是我的工作与使命!”家人的支持,给了张萍更多信心与勇气。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医疗队需要在工作之余进行自我隔离,一日三餐和住宿都在机场,自1月27日至今,她们都没有回过家。

  “每天轮班的时候,晚上一回来累得倒头就睡。只有轮休的时候,才能给孩子打个视频电话。”在张萍心里,最放心不下的,就是3岁的女儿。

  张萍告诉记者,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感觉女儿懂事了不少。以前女儿知道她要去上班,总会说“妈妈去上班挣钱了”,而现在,女儿会说“妈妈在医院上班,是戴着口罩上班的!”

  “我们坚信,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进行体温检测时,绝大多数旅客是十分配合的,但也有个别的旅客会对检测工作很抵触情绪。“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会尽力安慰对方的情绪,也会讲一些科普宣教的知识,让对方消除不满,配合我们的工作。”在医疗队员们看来,工作中的难点不止这些。 “我们进机舱检测时,需要按照二级防护的要求全副武装,戴帽子、口罩,穿防护服,但这些防护用具一直都缺少。”唐生萍告诉记者,由于防护物资紧缺,她们的帽子不够用,一个口罩也常常用一两天。即使是这样,也没有一个人想过放弃。“我们一直都在互相鼓励加油,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坚守到最后。”张萍说。

  医护人员将发热旅客运送至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检查。(图片由医疗队提供)

  在一趟从烟台飞来西宁的航班上,有一对老两口令张萍印象深刻。“那天,有位老大爷的体温有点异常,让我们去进行复测。在复测过程中,老两口告诉我,他们的儿子为了支援武汉去了一线,他们是专程来西宁帮忙照顾小孙子的。”这件事让张萍内心很受触动。“我们坚信,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许许多多的人,也正在默默的付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张萍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医疗队共排查并运送至医院的旅客共有46名。她们依然每天坚守在岗位上,为来来往往的旅客健康保驾护航。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身影。他们比所有人都更知道病毒的危险性,却依旧选择了逆行而上。此刻,他们不仅是身着白衣的“天使”,更是奔赴前线的“战士”。(完)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