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宋彩萍:军人,就该在战疫时打冲锋

发稿时间:2020-02-25 15:06:37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2月23日电题:宋彩萍:军人,就该在战疫时打冲锋

  新华社记者贾启龙、黎云

  2月2日,陆军党委给除夕夜紧急驰援武汉的6名医疗队员记功。其中,宋彩萍荣立二等功。

  宋彩萍是陆军军医大学援鄂医疗队队员。她说:“军人,就该在战疫时打冲锋。”

  接到出征武汉的命令时,宋彩萍正组织护士逐个病房查房。这一次,她奉命带领从新桥医院抽组的48名队员加入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奔赴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第一线。

  30年的军旅生涯,她先后6次参加海上、高原卫勤任务,4次参加国际医疗救助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卫勤和烈性传染病防护经验。

  2014年11月,宋彩萍随中国首批援利抗埃医疗队,远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

  利比里亚是西非埃博拉疫情“重灾区”。埃博拉病毒是烈性传染病,全身高度防护的宋彩萍与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给发着高烧、上吐下泻的病人输液、吸氧、降温、喂饭,并帮他们清理呕吐、排泄后沾染的床单。

  除夕,从临危受命到整装待发,仅有短短4个小时,宋彩萍来不及吃一口摆上桌的年夜饭。临别时,16岁的儿子用双臂紧紧地把宋彩萍搂在怀里。

  飞机降落后,宋彩萍就开始紧张忙碌起来,清点人员、卸载物资、职责分工……战友们入睡了,她还在谋划着第2天的工作。

  “发热门诊如何设置”“病人怎么科学收治”“防护物资能坚持多久”……宋彩萍一项项梳理,一项项研究,直到天亮。

  抵达武汉后,宋彩萍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她像是个‘永动机’,一忙起来就顾不上吃饭睡觉。”战友们这样评价。

  每天,宋彩萍的“脑子不停转,电话不停响”。病房里,从静脉穿刺到标本采集,从气管插管到喂饭服药,她常在现场给年轻护士主动示范;病床边,倡导“温度化”护理理念的她,又常与老年患者拉家常……

  进病区前,有人担忧“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的医护人员不能相互串场,信息如何传递”。2小时后,宋彩萍就用10部新手机作答:“每个区各置几部手机,通过微信传递指令。”

  护目镜污染后如何洗消,教科书上没有提及。怎么洗、洗多久、如何晾……一个个问号要想拉直,必须亲自逐一实验,方知真伪。

  宋彩萍说:“在这个‘特殊战场’上,忽略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让战友被病毒感染。我的责任就是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避免出现类似失误的细节。”

  在武汉,有多名医护人员不慎被病毒感染,宋彩萍揪心地疼:“既要打胜仗,还要‘零感染’,我绝不能让战友们在‘战场上’做无谓牺牲。”

  接手金银潭医院病区后,宋彩萍担负着将普通病房改成传染病用房的重任。为了让区域划分和进出路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她一趟一趟走,一遍一遍改,小小一张图纸,她反复修改了10余遍,每一个细节都反复琢磨,每一个环节都细致谨慎。

  靠着严谨细致、科学务实的作风,宋彩萍带着战友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完成了整个病区的改造,为第一时间收治患者赢得宝贵时间,也为医务人员筑牢一道安全防线。

  “大部分队员没执行过这样艰巨危险的任务,我要给他们信心和力量,教他们学会规避各种风险。每天,看着他们一个个安全走出病房,我才安心。”当第一批队员进入病房后,宋彩萍就把自己的工作点迁到了距离病房最近的地方。

  为了避免忙中出错,宋彩萍将防护流程按步骤拍成照片,贴在各区域的更衣间内,要求队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步骤穿脱防护用具。在队员眼里,宋彩萍是位暖心姐姐,可一旦发现违规操作,她则毫不留情面。

  “我必须对每个战友的生命高度负责。”宋彩萍说。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