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陈望道之子追忆父亲:他翻译《共产党宣言》是历史选择

发稿时间:2020-08-24 14:58:5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陈振新(左二)携家人在陈望道故居门前合影。 童笑雨 摄

  中新网义乌8月23日电 题:陈望道之子追忆父亲:他翻译《共产党宣言》是历史选择

  作者:严格 童笑雨

  “别人眼里的望老,像‘红头火柴’一点就燃。但相处的28年,他从未发过脾气。他是个低调、和善的老人,在治学上严谨。由他来翻译《共产党宣言》,我认为是历史的选择。”

  8月22日,《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一百周年纪念邮票首发仪式在陈望道故乡——浙江省义乌市分水塘村举行。活动现场,陈望道之子、复旦大学教授陈振新在接受采访时候如此评价他的父亲。

  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积极提倡新文化运动,曾任复旦大学校长。1949年之后,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和普通话推广工作。

  在陈望道故居门前,陈振新为访客签名。 童笑雨 摄

  出生于1938年的陈振新,儿童时代都在分水塘村度过,直至1949年才到上海与父亲团聚。“到1977年父亲去世,和他相处了28年。”陈振新说,“低调”是陈望道留给他最深刻的印象。

  对于当年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事情,父亲和家人只字未提。“后来,还是我去书店,看到《共产党宣言》里面提及到我的父亲,才知道他做了件这么伟大的事。”

  对于《共产党宣言》译本的来龙去脉,陈振新的了解也主要来自于成为陈望道研究会成员后,所参与的各种文献研究和史料挖掘。

  1920年春,在分水塘村老宅简陋的柴屋中,陈望道就着一盏煤油灯,夜以继日地工作,“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的故事流传至今。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

  如今回想起来,他说当时翻译重任落于父亲身上,可以说“是历史的选择”。

  “因为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就认识了日本早期社会主义者,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他日语和汉语的功底又都很深厚,自然是第一人选。”陈振新说。

  陈望道英语和日语都很好。《共产党宣言》第一次中文全本翻译,资料匮乏,陈望道分外认真严谨,字斟句酌、一丝不苟。对照着英文版,他还纠正了一些日译本的翻译错误。

  陈望道在义乌故居柴房翻译时场景还原。 童笑雨 摄

  许多新名词和专用术语,如“贵族”“平民”“宗教社会主义”等,陈望道都用英文原文加括号附注。最终,他“费了平常译书五倍的功夫,才把全文译了出来”。

  陈振新说,在治学上严谨,是他佩服父亲的第一点。第二点,则是其对文字的把握,不仅准确,还通俗易懂。

  他拿起手边的《共产党宣言》,指着第一句“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说,这句话时隔100年后再看,也不觉得晦涩。

  与其它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相比,作为语言学家,陈望道的语言十分优美,随处可见一些修辞上的精彩语句,如“宗教的热忱,义侠的血性,儿女的深情,早已在利害计较的冰水中淹死了”。

  在陈振新看来,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仅万余字的小册子,流传甚广、影响巨大的重要因素。(完)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