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钢刀连”视荣誉为生命

发稿时间:2020-09-08 15:05:35 来源: 人民网-云南频道

  帐篷荣誉室门口的“钢刀连”标志。人民网 程浩 摄

  烈日炙烤着大地,莽莽群山在红土地上绵延,云南某驻训基地,一座座被晒得泛黄的野战帐篷,组成了庄严阵列。

  这是奉命守护边境安宁、在此驻训400多天的武警云南总队机动第三支队机动一中队临时营区。

  这支诞生于抗日烽火,历经百余次战斗洗礼的队伍,1979年,因战功卓著,被中央军委授予“钢刀连”荣誉称号。

  “传承钢刀精神,争当戍边钢刀!”年轻的士兵们,在新时代强国兴军的征程上,继承荣誉、冲锋陷阵、再立新功。

  把荣誉写在战旗上

  “入伍之初,我不知道当兵的目标是什么。”回忆入伍之初,魏承建困惑不少。

  按照中队传统,每年新兵下连第一件事是到荣誉室参观。参观完荣誉室,魏承建困惑少了许多。

  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帐篷荣誉室”,数百面被战火硝烟浸染的战旗、一个个写满拼搏荣誉的奖杯、记录着辉煌战绩的奖牌,讲述着这支英雄部队83年风雨兼程的辉煌荣誉。

  “我们中队荣立集体特等功2次、大功2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2次,涌现出200余名英模……”指导员戴东杰在荣誉室内如数家珍般介绍着,脸上溢满自豪之情。

  听完荣誉背后的故事,魏承建坚定了军旅奋斗目标:精武强能,做先辈那样的人。

  他的思想和行动开始有了转变,铆足了劲儿拼命训练,每天坚持500个仰卧起坐、500个俯卧撑、200个负重深蹲。几个月下来,军事成绩突飞猛进。有人说他太拼,他笑着说:“与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相比,我这点付出算不了什么。”

  功夫不负有心人,魏承建代表支队参加上级“八一”大比武,在所有人见证下,他将个人全能冠军的奖牌捧回中队。此后,他在当尖兵、打胜仗的道路上所向披靡,身上的伤疤也见证着他的荣誉之路——先后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所在班级5次荣立三等功。

  边疆,从不缺少豪气与勇气的故事。2012年,魏承建和战友们赴某地执行任务。一次抓捕行动中,他一脚踹开犯罪嫌疑人居住的房门,当场控制1人,另2人跳窗逃跑,魏承建和4名战友紧追不放。一片茶园中,他们利用先围后捕的战法,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此役过后,荣誉室里又增添了一段英雄的故事。

  翻开中队史志,机动第三支队政委龚德锋介绍,一中队历经多次转隶,部队走到哪里,官兵就把荣誉带到哪里。

  在这里,新兵下队第一课是参观荣誉室,接受队史教育;新任职干部第一关是“队史关”;每一届中队主官任职交接,首先介绍中队的光荣传统,逐面旗帜讲来历,逐个本子述队史;在建党、建军等重要节日,中队都会组织党员面向“钢刀连”的荣誉战旗宣誓;每逢重大任务来临,官兵们都要再次走进荣誉室……

  把荣誉写在万里山河间

  接过英雄的战旗,一中队官兵血脉中的荣誉传承,就像云岭高原上的红土地一样,绵延不绝。

  一年前,在原单位汽修集训队培训的战士隋福康来一中队参观,当走进荣誉室的那一刻他被震撼到了:“军人就当在万里山河书写荣誉!”

  集训即将结束前,得知原单位即将调整改编到机动三支队,隋福康向领导提出:希望到机动一中队锻炼。

  现实并非一腔热血,打起背包来到机动一中队,隋福康感到了难以跨越的差距:5公里训练他拼尽全力仍然是个“吊车尾”,400米障碍他跳入深坑却只能靠战友拉一拉才能勉强爬上来……

  连续的打击袭来,加之中队收到即将参加武警部队标兵中队选拔考核的通知,隋福康陷入低迷。

  中队长王学海此时则面临着一个艰难抉择:妻子怀孕待产,可中队参加考核怎么能少了他。

  官兵们都劝王学海先回家,可他托人办妥妻子住院待产手续后,自己便一门心思铆在中队备战考核。

  王学海的抉择让隋福康动容,随后一个月里,隋福康一有空就给自己加“小操”,训练成绩突飞猛进。

  人心齐、泰山移。一个月后,王学海带着“基层建设标兵中队”的好消息,满心欢喜地踏上了返乡探亲的火车。

  隋福康和王学海的故事并非个例,面对考验,一中队官兵始终用忠诚捍卫着荣誉本色。

  2006年,一中队奉命担负广州黄埔海关执勤任务。一天临近下班时分,一辆货车疾驶而来,停靠在通道口,等待验封。班长聂望帆和本班战士李云如同往常一样执行勾封任务。可轻轻一勾,关锁就掉了下来。凭着经验判断,聂望帆立刻意识到眼前一幕可能是“虚封”,马上向值班室汇报相关情况。

  “天色晚了,锁封时没锁好,以后注意就是了。”看到聂望帆打起了电话,货车司机急忙上前解释。聂望帆没理会司机,按照海关要求对其进行彻底查验。见势不妙,司机立即掏出一沓钱,使劲往聂望帆手中塞。

  “收起你的‘小心思’,不要妄想收买我们。”在厉声斥责中,司机只能接受检查。

  经查实,这是一起机电产品走私违规案件,涉案全额高达172万元。

  据了解,中队在海关执勤的特殊战场上战斗1000多个日夜,面对重金贿赂、美色诱惑、拉拢策反,官兵始终以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拒腐蚀永不沾,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2.5亿元,将“秋毫无犯、两袖清风”的美誉传遍国门海疆。

  把荣誉写在百姓口碑里

  “叔叔,你们辛苦啦,我的床和桌子都收好了。长大了我也要像你们一样保家卫国。” “祖国的花朵,逐梦前进的路上,固有千难万险,叔叔们希望你们能逆流而上,百舸争流。”一场在黑板上的隔空对话,发生在一中队官兵与驻地某小学学生之间。

  2019年1月4日,该小学小朋友忙碌地收拾着教室和宿舍,这里即将迎来最可爱的人——武警官兵。

  傍晚时分,一条长龙般的队伍出现在山间小路,中队作为支队冬季野营拉练部队的先头分队,虽然连续长途跋涉让官兵们疲惫不堪,但到达学校后,还是被眼前的场景感动。小朋友们写在黑板上的留言如一股“暖流”,流经官兵全身,瞬间消除了一身疲惫。

  “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你留下,在这里给你们留下一面军旗和一些祝福语,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将来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桌上的零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不要嫌弃少哦!”中队官兵在黑板上留言鼓励。

  民心,是永远的“根据地”。中队营区临近村落,村里大部分年轻人在外地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居多。官兵们休息之余会帮助村民干农活、打扫卫生、开展巡诊等。村民波正明说:“部队来了之后,有了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村里一位孤寡老人的机顶盒坏了,又找不到年轻人帮着修,只好请部队帮忙。”波正明说,当战士们发现机顶盒无法修复,就悄悄凑钱买了一部新的机顶盒为老人装上。

  这些年,官兵走到哪里,就把鱼水情深书写到哪里。2014年7月,香格里拉发生山洪泥石流,中队第一时间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救灾民、清淤泥、搬垃圾、建家园,转战3个任务点,死守灾情最严重的仕旺村,连续奋战8天8夜,共转移灾民185人,抢运粮食22.5吨、牲畜102头,搬运沙袋800余个,加固河堤3公里,搭设救灾帐篷20顶。

  后来,中队撤离时,当地乡亲们手捧“抗洪风雨同舟、军民鱼水情深”的锦旗,夹道相送、含泪挥别。

  近年来,中队先后参加了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森林灭火等急难险重任务10余起,在抢险救援当主力,在危难时刻显大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我们守护并深爱着这片热土。”中队长王学海如是说,正如他们在驻地某小学黑板上写的那样:“战士守边关,人民是靠山”。(程浩)

  钢刀出鞘 锐不可挡 人民网 程浩 摄

  战士们进行日常训练。人民网 程浩 摄

  战士们进行日常训练。人民网 程浩 摄

  战士们进行日常训练。人民网 程浩 摄

  战士们进行日常训练。人民网 程浩 摄

  战士们观看战友日常训练。人民网 程浩 摄

  战士们进行日常训练。人民网 程浩 摄

  战士们进行日常训练。人民网 程浩 摄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