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因热爱而投身,让考古事业青蓝相继

发稿时间:2020-10-28 15:33:20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听老中青三代人才讲述结缘考古、矢志研究的故事——

  因热爱而投身,让考古事业青蓝相继

  编者按

  绵延五千多年而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蕴藏着令人惊叹的灿烂成就,孕育了厚重深邃的精神内涵。认识历史、“解码”文明,离不开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必须拥有一支信念坚定、本领过硬、不畏艰辛的人才队伍,必须依靠一代代考古工作者的薪火相传、精神接力。光明智库约请高校专家、研究人员及考古专业学生讲述投身考古事业的真实故事,并请专家为考古人才培养总结经验、建言献策。

  考古工作人员对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五号墓的内棺进行清理。新华社发

  【一线讲述】

  考古路上,能吃苦才可得真知

  讲述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李维明

  我成长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一段以艰苦奋斗为荣的岁月。20世纪80年代,我考入郑州大学历史系读本科,后进入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随导师邹衡学习夏商周考古。学术理想从此萌发:为探索中国历史与考古研究尽微薄之力。此后,我便潜心于夏商文化研究,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

  回首治学之路,我深感做学术是对品格的锤炼,能吃苦是其中重要一关。

  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豫南地区作考古调查,历时425天,行程10500公里。当时经费非常有限,每天平均不到8块钱,为了节省经费,我晚上住过办公室、教堂或人家的过道。

  在信阳固始平寨发掘时,我住的地方距发掘工地4里地,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往工地跑,晚上回来天已黑了。发掘工作即将结束的前一天傍晚,有几根地层线没来得及测量绘图,只好留待第二天。当晚下起大雨,第二天雨仍下个不停。看着深约五米、坑壁黏土不断脱落的考古发掘探方,我决定冒雨测绘,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于是,我穿上雨衣,拄着一根长竹竿下到坑底,把那几根地层线仔细测绘在地层剖面图上。离开发掘工地时,雨变成了雪。不久,我因病毒感染反复高烧,在医院躺了16天。病情刚有好转,我就立刻赶到信阳去整理出土文物。整理室是一间简易房,屋顶只铺了一层薄薄的石棉瓦,窗户是纸糊的,没有炉火取暖。12月的河南很冷,我捂着棉大衣、棉鞋、棉帽,每天从早七点一直工作到晚十一点,终于获得了一批淮河上游龙山文化、商文化、西周文化的考古新材料。

  做学问不仅要能吃苦,还要敬畏学术,有社会责任感。比如,我在夏商文化研究上苦行多年后终有所获,即在商代前期牛肋骨刻辞上补识出“乇”字,在二里头文化牛肩胛卜骨上发现刻辞,并将其中一个字隶定为“夏”字。这两个学术发现说明,一个人不论能力大小,只要胸怀学术理想并脚踏实地去求索,一定会有所收获。

  今天,国家对文物挖掘和保护、历史研究和传承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的指示更让人备受鼓舞。考古发掘与研究条件进一步改善,多学科联合获取考古信息的能力大为提升。当此之时,期待更多年轻学者加入我们,以笃定的理想信念与务实的学术品格深入研究,为考古事业蓬勃发展积蓄新生力量。

  河南郑州商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新华社发

  海昏侯墓考古挖掘,一堂宝贵的实践课

  讲述人: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与文物保护室工作人员 吴振华

  2014年末,南昌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工作渐入高潮,发掘清理的任务离主椁室越来越近了。国家文物局指派专家组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成立一支专门的文物保护力量,为刘贺墓现场考古发掘“保驾护航”。2015年1月,文物保护小组进场,25岁的我有幸成为该组一员。

  考古界一直有个说法,“汉墓十室九空”,但海昏侯刘贺墓中的物品却琳琅满目,让我大饱眼福,又无从下手。好在有专家及考古前辈的指导,我逐渐在现场的考古发掘中游刃有余,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印象最深的环节,是对刘贺墓椁室回廊漆皮和西回廊文书档案库竹简的提取。

  椁室回廊西北角有大量漆木笥(漆箱)堆积叠压形成的漆皮堆积。椁室发掘初期,现场文物遍布,根本没有下脚站立的工作台面,临时搭建的简易跳板是唯一的落脚点。跳板与漆皮堆积有一定高度差,为了方便清理、提取,我每天都平趴在跳板上工作6到7个小时。一个多月时间里,我成天满身泥土地在考古发掘现场和住宿地两点一线间穿梭,最后足足提取出十六层漆皮堆积。春季的南昌阴雨不断,不管是在考古发掘现场还是住宿处,衣服总是潮湿的,床铺被褥简直可以拧出水来。虽然充满苦累,但我每天都收获着巨大的成就感、满足感。

  在刘贺墓椁室西侧回廊中,发现了一堆杂乱的类似藤条的器物,竹木漆器专家鉴定出它们是刻有文字的竹简。这是江西考古的重大发现。这些历经两千余年时光的竹简是脆弱的有机质文物,出土后会轻度失水,出现干缩现象,提取和保护刻不容缓。在专家指导下,我们不停地探索改进,最终成功清理并提取出5200余枚珍贵的竹简。

  这段经历就像一堂实践课,让我积累了宝贵经验。俗话说,学无止境,考古学亦是如此。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作为一名青年考古工作者,我深受鼓舞。今后,我将坚持学习与探索,为中国考古学的建设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考古专家在内蒙古桌子山岩画群中的摩尔沟岩画前研讨。新华社发

  带着公众走近考古、“触摸”历史

  讲述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韦正

  考古是个小学科,但不是一件小事情。

  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史,让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富有历史智慧的民族。然而,历史已逝、物是人非,现代人要想准确地读懂历史并非易事。尤其在今天,快速的生活节奏让普通大众无暇甚至无心去深究“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种情况下,以通俗方式向公众传播考古知识便显得十分必要。

  这样的认知让我意识到大学考古教育的局限。作为大学教师,我的责任绝不止于课堂教学,我有义务让公众通过考古知识了解华夏先民的智慧、文化与传统。

  2008年,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率先举办了全国优秀中学生夏令营,通过多种活动让对考古有好奇心的同学们了解考古学科的理论、方法和其中苦乐。我与不少同学保持着联系,后来发现,他们中的一些人正是因为参加夏令营而对考古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高考后填报了考古专业。夏令营期间,很多家长也对考古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在家庭中形成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夏令营连续办了十余次,直接参营的同学数千人,影响到的成年人数以万计。

  在与不少中学的联络中,我得知定期举办夏令营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很多中学成立了考古社团,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我们适时组织经验丰富、讲课生动的老师去为学生们答疑解惑。在这样的交流中,我很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考古,让小朋友也能听懂考古学是什么,了解我们的先民究竟创造了多少辉煌的文化,明白我们肩负着多么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在与中学生的深度互动中,我能感受到,学生心底的乡土情怀与民族自信被激发了出来。目前,与我们保持常态化联系的中学有几十所,一些学校的考古社团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

  文物考古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是文物考古事业进步的基础。因此,我们也向公众积极介绍考古学的新成果、新贡献。除了参与博物馆和其他研究机构的公开讲座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各种网络活动、参加一些考察活动。由此,我们将自己所知所学传递给了更多关爱文物考古事业的人。能帮助公众提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解和热爱,是我心底深藏的幸福。

  参观者在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上拍摄兽面纹鬲形鼎。新华社发

  用科技探源解密,让文物“开口说话”

  讲述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文物保护学博士生 王栋

  梦想的种子要破土、萌发,必须有适宜的外界环境。我选择科技考古专业并且立志终生为此研究,就是深受家庭影响。我的母亲在博物馆从事社会教育工作,小时候,我总会跟在她身后,听她给观众讲述与文物相关的故事,这让我对一个璀璨而未知的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好奇。那时,我参加了陶艺课程班,一有空闲就到各个博物馆打卡学习。

  八年前高考,我的第一志愿选择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文物保护与技术专业。大二时,我发现自己对古代陶瓷格外有兴趣,于是找到学院温睿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以唐宋时期耀州窑黑釉系列瓷器呈色机制为研究内容,参加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温睿老师在硕士期间师从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昌燧先生,2011年从牛津大学博士毕业后,被西北大学作为高水平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在陶瓷研究领域颇有经验。最初跟温老师做研究时,我的内心非常忐忑。温老师耐心教我操作各种精密仪器、处理原始数据,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我的许多疑问,并鼓励我敢于质疑,有时候针对一个问题我们能讨论至夜晚。我慢慢学会了如何独立开展研究,逐渐领略到学术的魅力。

  本科毕业后,我跟随温老师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学习中,我不断体会着科技考古这一学科的乐趣:科技考古将技术手段应用到考古发掘、实验室分析、展示教育等各方面,用科技探源解密,让文物“开口说话”,努力还原古代生活风貌。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的学科,它要求我们不仅具备足够的理化知识,还得有较深的历史、考古功底。

  学习充满乐趣,但也时刻面临挑战。2018年年底,我精心撰写论文,向外文期刊《国际陶瓷》投稿。一周后审稿人给了反馈意见:单一数据不具有说明性,需要补充拉曼实验进行辅助验证。为了保证数据的可信度,温老师建议我在校内校外各做一次实验。等全部实验结束,已经进入寒假,校园里空空荡荡。大年三十当天,正准备回家过年的我又接到了期刊反馈的修改意见。在温老师的鼓励下,我放弃了春节休假,每天精心打磨论文,遇到难题,就和温老师通过视频会议展开讨论。终于,开学后不久,我收到了编辑部的录用通知,这是我第一篇SCI论文。那一刻,我欣喜不已,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考古研究过程艰辛,必须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但与久远的历史与灿烂的文明打交道,总能感受到沉甸甸的幸福。今后,我愿和更多有志青年一起,努力打好专业基础,不断完善知识储备,通过考古事业传承中华文明、讲述中国故事。

  【专家学思】

  把握时代要求,培养考古人才

  作者:杨楠(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的历史连绵不断,文化遗产极其丰富,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考古学不仅在中国历史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性重大学术课题——诸如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及国家起源等的探索也有赖于中国考古学研究的新进展。

  文物古老悠久,考古学却充满活力。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对考古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怎样才能使年轻学子成为综合素质过硬、符合时代要求的考古人才?在多年的研究生教学工作中,我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正直诚实做人,恪守学术规范。考古专业学子能否提高自身品德和修养,关系到其能否立足于社会,为中国考古事业奉献个人价值。明辨是非、坚持原则、光明磊落、言行一致,所作所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这是知识分子应有的风骨。这种风骨又与务实严谨的学术品格息息相关。对于考古学者而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是探索发现、求得真知的驱动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注入强劲动能。历史容不得半点马虎,学术也不允许有丝毫敷衍。恪守学术规范,不仅是学术训练的基本要求,更是个人品格的重要体现。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为营建风清气正的学术风气多做努力。

  坚持质疑精神,培养创新意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方式重视勤奋学习、强调标准答案,而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常常被忽视。在考古领域,要真正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改变一些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消极的评价机制,大力营造自由探索、锐意创新的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创新意识。在多年的考古专业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将研究生专业课程和部分本科生课程设计为系列专题研讨课,学生可根据兴趣自选几个专题,每次课上由一个同学主讲一个专题,在全面梳理该研究专题学术史的基础上,重点就不同阶段不同观点从方法论层面加以辨析、提出问题,并阐述自己的思考,之后其他同学积极提问,由此开启深度研讨,教师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我要求学生每周必交一篇专题性“研读与评论”,必须具有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这样的训练方式,有助于增强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创新意识不断提升。

  夯实考古学专业基础,加强跨学科研究能力。重大考古发现无一不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培养具备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地理学甚至科技知识的通识人才是必然趋势。近年来,有的学生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黔西滇东地区考古遗存的全面研究,结合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方法深入探讨,揭示该地区南夷社会文化变迁原因、文明进程特点,填补了云贵地区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不少在田野考古一线工作的学生能借助物理探测技术展开遗址调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考古资料,根据碳十四测年,按照动植物考古要求进行科学取样,结合人体骨骼学判断死者性别、年龄乃至骨骼变异或创伤原因,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取各种信息。这说明,今天的高校正在不断推动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培养素质全面、能力过硬的考古人才拓宽平台,为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探索路径。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陈之殷、胡晓军、晋浩天、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7日 07版)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