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赤诚爱国情,在创业实干中奔涌

发稿时间:2020-11-20 15:11:39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听他们讲述企业家典范的故事与感召——

  赤诚爱国情,在创业实干中奔涌

  编者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考察调研,并走进张謇故居陈列室,了解张謇创办实业、发展教育、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的情况。他强调,民营企业家富起来以后,要见贤思齐,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今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对新时代企业家提出五点希望,首要一条是增强爱国情怀,并指出,“从清末民初的张謇,到抗战时期的卢作孚、陈嘉庚,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荣毅仁、王光英,等等,都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光明智库特邀张謇之孙张绪武回忆祖父往事,请南通博物苑、卢作孚纪念馆、陈嘉庚纪念馆馆长或研究人员带我们浏览馆藏,感知张謇、卢作孚、陈嘉庚的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和奋斗精神,并请专家建言“十四五”时期如何更好发扬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后人追忆】

  “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

  讲述人:全国政协原常委、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张謇之孙 张绪武

  祖父的挚友刘厚生曾说:“张謇一生似乎是一个结束两千年封建思想,最最殿后,而值得注意的一个大人物;同时亦是走向新社会、热心为社会服务的一个先驱者;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人物。他的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经济的时代意义,仍有巨大价值。”的确,除了爱国实业家的身份之外,祖父的一生还有许许多多的角色,见证、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几乎所有重大转折。百年后的今日,他所倡导的“实业兴国”理想、兴办教育和公益的实践,还为大家所重视、宣扬,这令我既感激不已,又感慨万千。

  游人在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故居濠南别业。新华社发

  在我出生两年前,祖父就已去世。然而祖父留下来的家风家训,我们晚辈深受浸润。祖父年轻时在私塾念书,老师曾因成绩不佳而批评他:1000个人参加考试,就算录取999个,他也一定是唯一不被录取的那个。祖父很受震动,下决心发奋苦读。他在家中墙上、帐子上写下“九百九十九”提醒自己。夏天蚊子太多,为了集中注意力,祖父就把双脚泡在水缸里阻挡蚊子。为了自我鞭策,我刻了一枚“九百九十九”的闲章,勉励自己牢记祖父的勤学善思、肯下苦功。

  为了寻找救亡图存之道,祖父一生都在不断学习新知、开拓实践。他潜心研究资本主义的金融、工业,还东渡日本访问考察。他慢慢意识到,学习西方技术并不足以救中国,更要从制度、思想上全方位提升。

  祖父一生经过种种波折,但始终未改对祖国的满腔热爱和尽己所能改变中国的抱负。他也以极高要求教导晚辈。祖父对父亲的培养既慈爱又严格,以仁义道德为家风,以知书达理为家教。我的父亲张孝若,年少时成绩优异,求学美国纽约商科大学。因为牵挂祖父,他提前完成学业回国。祖父在日记中说,比起希望父亲在身边尽孝,更希望他学习成才。父亲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不仅担任大生纱厂董事长,更主持南通各项事业,担任考察欧美日九国实业专使、江苏省议会议员等职。1935年,毕生尽心维护民族工业的父亲在上海被暗杀,为国奉献到最后一刻。

  我7岁那年失去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彷徨困苦之际,南通的地下党组织送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众哲学》等书籍,鼓励我坚持学习。这些书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意识到除了现实社会之外,还有如此广阔的世界,也让我对新世界心生向往。

  祖父创办的大生纱厂,厂名选自《易经》中的一句话:“天地之大德曰生”。祖父深信“为大众利益事,去一切嗔恨心”。这几年我回南通,常常遇到一些人千方百计找到我表达谢意。他们或是一家几代人在大生各厂工作,或是受益于祖父开创的各项公共事业。与他们的交往让我深切体会到祖父的一句话:“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

  【来自纪念馆的声音】

  张謇精神始终在人们心中生长

  讲述人:南通博物苑苑长 杜嘉乐

  “他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1853年出生于江苏南通海门市常乐镇。1894年,41岁的他高中状元。可就在第二年,他毅然辞官,兴办实业。”这是我们向游客介绍张謇事迹时常用的开场白。每每讲到这里,不少前来参观的年轻朋友都会追问:是什么促使张謇离开庙堂、投身实业?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痛苦深渊,张謇认定“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于是投身于创办实业的实践中。初创之路充满艰辛。为了筹建大生纱厂,张謇利用状元身份,倡导股份制,向社会招股集资。此后,他又运用这种方式兴建了二厂、三厂和八厂。

  值得一提的是,张謇那时便具有了现代化管理理念,他为纱厂专门设计了现代化管理制度——《厂约》。《厂约》共16条,对纱厂各主要部门负责人的职责权限、利润分配、奖惩赏罚、工资福利以至职员伙食标准、徒工学习等等,都作了明确规定。

  张謇早期创办的师范学校。黄正平供图

  为了纱厂发展需要,张謇成立通海垦牧公司为纱厂提供原材料;为了适应工商业发展和企业运输需要,张謇成立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天生港大达轮步公司;纱厂轧花棉籽可以榨油,他创办了广生油厂;垦区收获的高粱可以酿酒,他创办了颐生酿造公司……

  兴办实业的巨大成功,为他实现实业报国梦打下了坚实基础。张謇还是中国近代教育变革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早在1895年,他就应翁同龢嘱托,草拟了《京师大学堂办法》。20世纪初,为实现“民智兮国牢”的救国主张,他在南通大力倡导并兴办新式教育机构,逐渐形成了“实业教育迭相为用”“父教育而母实业”的教育思想体系。1902年,张謇创办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学制完备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并题写校训“坚苦自立,忠实不欺”。他一生主持或参与创办各类学校400多所,有力促进了近代南通教育体制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大生机器纺纱厂股票。资料照片

  张謇曾言:“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他将纱厂盈利都用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为了辅助学校教育,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为了改良社会风气,他兴建了当时最先进的剧场——更俗剧场;兴建新育婴堂,收养弃婴;创办贫民工场,专收贫困子弟,教习各种工艺技术……

  世事变迁,精神不灭。多年来,张謇精神始终在人们心中生长。很多企业家参观张謇事迹后深受感召,“像张謇一样实业兴国、敢为人先,把一切献给祖国人民”,是他们留言的主旋律。很多青少年参观展览后由衷敬佩:张謇爷爷为了人们生活得更好,办了那么多学校、公园、慈善机构。他是南通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

  面向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讲好张謇的故事,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和青少年心向往之,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来自纪念馆的声音】

  跨越时空的嘱托,激励今日青年

  讲述人:北碚博物馆卢作孚研究学者、重庆市北碚区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项锦熙

  走进北碚卢作孚纪念馆,让人印象最深的展品是“民生”号模型。这艘客轮是民生公司的第一艘客轮,1926年夏从上海驶回重庆,历程艰难曲折。从“民生”轮开航第一天起,卢作孚做了三件大事:废除买办制,实行经理负责制;彻底改进旅客服务工作;严禁船工向旅客索取小费。这三项改革在长江航运界引起很大反响。

  卢作孚留给中国企业家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就是爱国主义。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受命于危难之中,先后出任负责战时全国水陆交通运输的交通部常务次长和负责前后方粮食供应的全国粮食管理局局长。而发生在1938年10月至11月之间40天的宜昌大撤退,是卢作孚爱国精神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距武汉直线距离仅300公里的宜昌成了通过长江三峡撤往大后方的关键之地。当时,宜昌狭小的城区里滞留了3万多名难民,汇聚了近10万吨物资。此时,能开往大后方的只有民生航运公司22艘轮船和其他公司的零星几艘船。仅靠这些船把难民和物资运往重庆,起码要一年。但日军已逼近宜昌,而长江上游一年一度的枯水期还有40天就要到了。

  面对严峻形势,卢作孚到各码头观察情况,并登上轮船了解各船的性能、运载量及运行状况,紧急拟定出一整套抢运方案。最终,40天内,拥塞在宜昌的难民和绝大部分物资被抢运出城,演绎了中国大内迁的壮观一幕。在卢作孚领导下,民生航运公司在整个抗战中立下丰功伟绩:向前线输送了270多万名抗日将士和无数武器装备,向大后方运送了150多万名难民和数十万吨物资,也付出了16艘轮船被炸毁、百余名员工英勇牺牲的惨重代价。

  今天,卢作孚纪念馆的众多文物无声诉说着这段历史。开馆8年来,纪念馆共接待参观者120余万人次,召开相关学术会议及沙龙活动近200场次。

  在展厅,卢作孚的一幅题字格外引人注目:“每一个青年都得认清楚自己的责任是如何去帮助社会,不要误认为社会衹是帮助自己的!”这跨越时空的嘱托,热切而厚重,必然激励更多青年朋友厚植家国情怀、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来自纪念馆的声音】

  终生弘扬爱国情、坚定报国志

  讲述人:陈嘉庚纪念馆馆长 翁荣标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这是毛泽东对爱国华侨领袖,杰出企业家、教育事业家、社会活动家陈嘉庚的高度赞誉。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对其高度评价。

  “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陈嘉庚纪念馆里悬挂的这些话语,是昔日陈嘉庚常提起的。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陈嘉庚备受鼓舞,“思欲尽国民一分子之天职”。次年,他回到家乡。村中孩童衣不蔽体、成群失学、嬉游赌博的情景刺痛了他,更坚定了他兴学办校的信念。回乡第二年,陈嘉庚创办了集美小学。现在,纪念馆还保留着他当年写的集美小学记。

  纪念馆里,集美国学专门学校、集美师范学校、集美中学、集美商业学校、集美农林学校、集美幼稚师范学校……一张张照片仿佛时空隧道一般,展示出陈嘉庚的办学轨迹。不到15年,他办了11所学校,形成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兼备女学的完整教育体系。1931年,集美学校学生2732人,成为当时全国学生数量最多的学校。

  陈嘉庚(中) 新华社发

  “这两艘船,左边是集美一号,右边是集美二号。集美二号是中国第一艘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拖网渔船。”很多游客对展馆里的两艘船模型很感兴趣,我常这样告诉他们。1920年,为实现“造就渔业航业中坚人才,以此内利民生,外振国权”的宏愿,陈嘉庚在集美学校开设水产科,成为我国最早培养海运技术人才的学校之一。1922年,他向英国购买渔船机器,由本校教师设计,雇请船匠建造了一艘载重31吨的实习船,定名“集美一号”。1926年,又花巨资从法国买进一艘拖网铁壳渔船,定名“集美二号”。集美学校因此赢得了“航海水产家摇篮”的美誉。百年来,从水产科到如今的集美大学航海学院、轮机学院等相关专业,共培养了3万多名中高级航海专门人才,走出了许多我国现代航海业的先驱、共和国航运事业的中坚力量。

  说起陈嘉庚办学,不能不提“变卖大厦,维持厦大”的故事。1921年,陈嘉庚创办了厦门大学。然而,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陈嘉庚公司受到沉重打击,于1934年2月宣布收盘。1933年,英国某银行决定出钱资助陈嘉庚的企业,提出的条件是必须停止资助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陈嘉庚毅然回答:“企业可以收盘,学校决不能停办!”为保住学校,陈嘉庚多方筹款,甚至变卖家人居住的三栋别墅,所得钱款全部充当厦门大学经费。

  陈嘉庚的事迹深深感染了游客们。翻开留言簿,一位广东游客写道:“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先生的一句‘企业可以收盘,学校决不能停办’让我感动不已,作为教师,定会好好教书,用心育人”。

  11月17日下午,纪念馆加挂了一块牌子——福建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走进这里,接受嘉庚精神的洗礼。希望他们像嘉庚先生那样,终生弘扬爱国情、坚定报国志。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马跃华、张国圣、陈之殷、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9日 07版)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