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夏敬强:在隔离点的1848个小时

发稿时间:2020-11-22 15:49:27 来源: 人民网-湖北频道

  编者按:大战大考铸就伟大精神,英雄气概成就英雄壮举。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打响武汉保卫战的必胜战役中,涌现出一个个英雄的武汉人民,特别是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逆行者的血肉之躯铸就民众安全的防线,医者仁心厚德换来人民的幸福,用无畏信念映照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近来,本网记者重回英雄的城市武汉,重访英雄的武汉人民,讲述战疫一线“逆行者”的感人事迹。

夏敬强和隔离点工作组人员组织隔离人员到医院做CT检查。(受访者供图)

  77个日夜,1848个小时……1月24日,武汉市武昌区组建首个新冠肺炎医学隔离观察点——广西大厦美居酒店,该区卫健局综合监督科科长夏敬强临危受命,担任隔离点医疗组组长,这一待就是77个日夜。在没有任何隔离点建设标准的情况下,他协同团队完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隔离点工作制度,并在武昌区推广使用。

  如今工作走入正轨,回忆起隔离点的日日夜夜,夏敬强连声感叹“活着真好”。奔波在各个医疗隔离点,没穿超过5次隔离服的他,并不惧怕病毒,但提起家中年迈的母亲,夏敬强红着眼睛说,母亲一个人住一直很依赖他,疫情期间最让他放不下的就是母亲。

  “六个一”的坚持

  接到驻守武昌区第一个隔离点的命令后,夏敬强与医护人员提前两天加班加点地开始布置隔离点、确定隔离人员管理流程。医护人员的分工情况、清洁区与污染区的划分、隔离“客人”的信息采集……经过整整三天的模拟演练,才最终确定下来一套完整的隔离点人员管理流程——“一引一消一隔离,一测一核一交代”,也被称为“六个一”。

  “一引一消一隔离”即密接者登记信息后,值班人员陪同乘坐专用电梯将其“引”隔离房间,同时消毒员随行开展沿途的终末环境“消”毒,最终正式开始“隔离”;“一测一核一交代”即密接者在进入房间后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测”,再次“核”对登记信息,并“交代”隔离期间注意事项。

  在广西大厦的隔离工作步入正轨后,夏敬强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指导武昌区其他新建隔离点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推行“一引一消一隔离,一测一核一交代”的管理规范。由于其他隔离点的分管领导大多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因此在检查隔离工作时,时常会有工作人员不按规范办事,导致出现污染清洁区等各种问题,他总会又痛心又着急,对这些工作人员的指导与监督也更加严格。

  “必须要把这‘六个一’落到实处!这是对隔离人员的负责,也是对你们自己负责!”夏敬强每到一个新的隔离点指导隔离工作,强调最多的也就是这“六个一”。

  夏敬强说:“有时候我急起来了,说话不太好听。但我认为,我是需要对他们安全负责的,我不怕得罪人,我也相信他们都能理解。”

  “他们都只是我们的‘客人’”

  “客人”是夏敬强对广西大厦隔离美居酒店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称呼。

  “我们入住的都是密切接触者,并没有确诊。所以我跟医疗小组的成员说,他们都只是来暂住的客人,不能用对待病人的态度和他们沟通,以免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夏敬强说。

  入住广西大厦美居酒店的密切接触者本就充满对新冠病毒的恐惧,在面对严格的消杀检测流程时,他们的担忧与恐惧往往会愈加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夏敬强要求医疗小组的成员压缩每天例行检查时长,“我们的医护人员对待‘客人’们都是非常认真、仔细、负责的。但每天检查的时间过长、问询内容过细,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会影响到隔离人员的心情,加深他们的疑虑心。”

  因此夏敬强在与医疗组成员们讨论时,谈到了要转变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法。医护人员在进行例行的检查工作时,除了要安全严谨,同时还要注重工作方法、照顾到隔离人员的心理状况。

  在他看来,医护人员自己要先摆正心态,把入住的密切接触者当成“客人”而不是病人,要在情感上对他们有所关怀,才能缓解“客人”们隔离时紧张焦虑的心情。

  这样一来,不仅是医护人员逐渐找准了定位,夏敬强也进入了自己的“角色”中。他像一名真正的酒店经理,每天亲自迎接入住的“客人”,协助工作人员办理“入住信息登记”;而当每位即将“退宿”的“客人”解除隔离时,他也会耐心交代解除隔离后注意事项及个人防护知识,然后再亲手转交给街道、社区工作人员。

  “人走茶不凉”,即便是“客人”已经顺利回家,夏敬强也针对一些心理脆弱或隔离期间出现过不适的隔离人员情况,安排至少一次电话回访。这种细致入微的生活与情感照顾让有些“客人”反馈:在隔离点比在家更舒心更安全。

  正是全体医护组成员对待“客人”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隔离点在经历多达两千多人次的检查后,也未接受到一例投诉和异常情况。而在疫情后,一个个对医护人员表达感谢的电话打到了夏敬强这里,这让他感到很欣慰也很骄傲。“这是我们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换来的回报!”

  “他们比我更值得被记录”

  “我没觉得自己做出了多突出的贡献,给我们支援物资的好心人、我的许多同事和一直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才是真正让我感动的。他们比我更值得被采访、被记录。”夏敬强说。

  在整个采访中,夏敬强大多数时候都在讲疫情时让他感动的事情。有直接给他钥匙让他“捞”医疗物资的医疗公司和民营医疗机构;有为了节约防护服两次尿裤子的医护人员李智;有疏通马桶被溅了一身粪水的护士岑丽和周云云……每个阶段遇到的人和让人感动的事,他都历历在目。

  “我做的都是一些对接工作,出力出脑子。这些医护人员才做了最苦最累也最危险的工作。”

  当记者问他有没有害怕过,夏敬强想了一下回答:“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不怕的,因为我有过抗击非典的经历。我唯一担心的是我的独居母亲没人照料,那个时候是我最焦虑的阶段。”

  但将母亲的饮食起居托付给弟弟后,夏敬强就像一个连轴转的陀螺,奔赴在物资输送、转移病人和指导隔离点工作的路途。“可能也会有害怕的时候吧,但是一忙起来就忙忘了。”他大笑。

  因为夏敬强在疫情期间,时常要穿梭在各个隔离点来搬运物资和对接工作,区里便给他配了一辆车。每天的开车路途也成为夏敬强在疫情期间最大的苦中作乐。“最起码我还是自由的。”夏敬强笑着说。

  说着,办公室的电话响了,夏敬强接起了电话,耐心地倾听对方的投诉,并记录在案,原来该区卫生监督投诉电话座机就设在他的办公桌上。“我们科室对着十几个职能部门的业务口,日常工作不加班都不正常。”对待繁重的工作,夏敬强总是轻描淡写地笑着说。经历了一场武汉保卫战,夏敬强感慨,对自己最大的财富就是,更加珍惜生命,珍惜工作,“再忙,只要活着就好。”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