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村庄的小康之路
发稿时间:2021-01-06 15:25:00 来源: 光明日报
【长镜头】
光明日报记者 李建斌
参观一次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接受一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聆听一段乡村脱贫故事,品尝一顿地方特色美食……尽管已是深冬季节,但是来山西省兴县蔡家崖村旅游的游客,只要在这个红色村庄里走一走、看一看,总能被炙热的红色文化所感染。
蔡家崖村是晋绥边区政府及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村里红色遗址众多,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自从搭上了红色旅游的顺风车,蔡家崖这些年变化飞快。北面的元宝山变绿了,街道两旁开了许多商铺,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昔日的土坯房变成了整洁的楼房,多半农户还开上了小轿车……”蔡家崖村党支部书记温利川自豪地说,2015年,蔡家崖实现了整村脱贫,这几年村民的收入更是持续增加,由2017年的6200元增加到了8000多元。
36岁的温雪敏是土生土长的蔡家崖村人,初中毕业后学习烹饪,在太原的饭店里工作多年,练就一手好厨艺。眼看着老家门口那条小街越来越整洁,越来越热闹,2019年年底,温雪敏下定决心,把自家的老房子修葺一新,开起了农家乐。
除了做当地特色餐饮,蔡家崖村还有许多村民投入到红色旅游相关行业中来。村民温文新以前常年在外跑运输,看到家乡的变化,2018年4月回到村里办起超市,年收入已超过10万元。村民刘爱茹开了一家主打红色文化的特色文创店,各种精心设计的书包、文具、服饰等文创产品,颇受游客欢迎。
“目前,全村半数以上的劳动力都在从事与红色旅游相关的行业。”温利川说,游客的增多,为当地的绿色农产品和手工制品打开了销路。
“秋风凉又凉,谷子黄金黄,今年收成好呀,谷满仓,全凭那八路军呀保住了家乡……”在为游客讲解时,康彦红总会唱起这首晋绥边区的民歌《快缴公粮》。从红色讲解员到红色文化传播者,康彦红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从事讲解工作已经17年了。“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要背3万多字的晋绥边区资料,很多讲解词还得自己整理。”康彦红说,开始时觉得很枯燥,压力也很大。后来,随着不断地讲解和了解,晋绥边区的红色文化渐渐浸入她的生活中。17年时间,她走遍了当地的革命遗址,向乡村里的老人请教,向党史专家学习,积累了十几万字的资料,不断地丰富到自己的解说内容中。
火车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也带来了致富的希望。2018年6月21日,“蔡家崖号”列车正式开通运营。火车不仅给蔡家崖送来了大批游客,也为沿线居住的100多万群众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脱贫活力。两年多来,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借助着交通红利,蔡家崖村大大小小的饭店,每天通过购票软件查看余票数量,就能大致估算出当天需要准备的食材数量。
“游客来蔡家崖感受吕梁精神,村民靠销售土特产、工艺品等增收致富。”温利川说,这几年蔡家崖的名气越来越大,老区的农特产品被外界逐渐熟知。村里适时成立了经济合作总社,在村居民人手一股。北山上栽种了2000多亩桃树、杏树、核桃树,这片经济林每年能给每户村民带来500多元的收入。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05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