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百年再出发,爱国号角更响亮

发稿时间:2021-04-13 15:33:00 来源: 光明日报

  贺信寄厚望,陈嘉庚先生后人、厦门大学师生深情诉说——

  百年再出发,爱国号角更响亮

  编者按

  4月6日,厦门大学迎来百岁生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肯定了厦门大学的光荣传统与办学成就,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深切希望、殷殷嘱托。

  回望百年前,在筹办厦门大学的演讲词中,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曾言:“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唯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人心耳。”百年变迁,沧海桑田,厦门大学以建校之初便具备的“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使命为底色,形成了一代代厦大人引以为豪的“四种精神”——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和以王亚南校长、陈景润教授为代表的科学精神,以及“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

  今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这所百年学府指明了前行方向,注入了更强劲的奋进信心。面对这份信任与嘱托,陈嘉庚先生后人有何感触?厦大师生怎样认识肩上使命,又将如何扎实践行、不负期待?他们的心声与信念,在这里集中呈现。

百年再出发,爱国号角更响亮

  厦门大学芙蓉湖。新华社发

  【后人追忆陈嘉庚兴学为国情】

  祖父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讲述人: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长孙 陈立人

  1921年,祖父创办厦门大学。2021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肯定了厦门大学100年来的办学成就和积极贡献,其中特别提到“100年来,学校秉持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这让我感到十分亲切、无比自豪。

  祖父一生热心捐资兴学。在实业蒸蒸日上之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教育救国”,以教育开启民智,改变祖国当时贫穷落后的面貌。他一辈子生活简朴,但是在捐资兴学方面不惜一切,把一生获取的财利,悉数用来支持教育事业。

  早在1894年,祖父就出资2000元在家乡集美创办“惕斋学塾”,当时他年仅20岁。从那时起,祖父一生兴学,长达67年,创办或资助的学校近120所,遍布海内外,涵盖幼儿园、中小学、职业教育和大学。在他的倡导和带动下,兴学育才蔚然成风,一大批华人华侨热心公益、襄助社会事业。

  在集美创办了师范、中学、水产、航海等10余所学校后,祖父认识到:中等学校的师资培养,各项专门人才的培植,均有赖于高等教育。可是,当时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福建省,竟连一所大学都没有。为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等人才,祖父拿出400万银圆创办厦门大学。这个数额是祖父当时的全部资产总值。他担心如果只拿出十分之三四,或一半,无法使其他华侨“有所感动”,于是下定了“如果我不一马当先,谁会跟着上”的决心。

  厦门大学是祖父倾注了最多心血、抱有极大希望的一所学校。为校园选址时,他拄着拐杖一步一步丈量,以拐杖画草图,指挥工人盖房子,可以说是“一针一线缝制”,一步一步聚沙成塔。此后,祖父竭尽全力、苦心经营,即便是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宁愿企业收盘,也绝不停办学校。

  1950年祖父回国定居后,我的父辈们都留在新加坡,祖父经常来信要他们筹款。我记得,每到周末晚饭后,我的父亲和姑姑、姑父们常常在客厅里商量如何帮祖父筹集款项,建造厦大校舍。那些年,年近八旬的祖父每周都从集美乘船赴厦大督建校舍。他每次在工地督建3个小时以上,风雨无阻。

  在厦门大学建校百年之际,我回到厦大,心情十分激动。祖父在筹建厦大发起人会议上曾经说过:“民心不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他希望把厦门大学建成一所与世界各大名校相媲美的大学。为了实现心中宏愿,他呕心沥血,百折不挠。

  厦大这一百年,是不平凡的一百年。近年来,我看到厦大迅速的发展和卓越的成就,看到学校领导、师生员工昂扬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面貌,看到厦大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在国际上日益广泛的影响力,看到厦大马来西亚分校良好的发展势头,不由深感骄傲。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对厦大而言是肯定,是激励,也是责任。迈入新百年,我相信厦门大学定会按照习近平主席的殷切期望,延续光荣传统,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厦大师生共话爱国报国志】

  潜心教书育新人,助力科技强国梦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孙世刚

  4月6日,我有幸在校庆大会现场第一时间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特别激动,深感自豪,也萌生了三个强烈心愿。

  一是“知无央,爱无疆”,当嘉庚精神的“诠释者”。我是新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本科生。从1978年初进入化学系学习开始,便与厦大结下了不解之缘。1982年,我被公派到法国攻读博士学位。那时,校长田昭武院士曾多次到法国访问考察。他每次都会来看望我们,介绍祖国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鼓励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早日回国参加建设。

  100年来,嘉庚先生“知无央,爱无疆”的精神与情怀,倾注在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当中,赋予了厦大鲜亮的爱国底色和独有的光荣传统。如今,天南地北的厦大人正以各自的方式感恩母校、回馈社会。作为一名厦大教师,我更要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传承薪火,与同事们共同谱写“南方之强”勇立时代潮头的宏伟篇章。

  二是守初心,担使命,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四十多年来,我见证了学校的变化和发展,也收获了教书育人的幸福和感动。我自豪地看到,厦门大学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正在一步步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迈进。如今,厦门大学新百年的奋进篇已经展开,我将继续保持对教育的热情和激情,以学生为中心,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母校的教育事业。

  三是新征程,新作为,做强国之梦的“筑梦人”。1982年7月我刚到法国留学时,发现祖国确实落后太多。回国后,科研条件很艰苦,我经常利用出差机会去北京、上海等地买芯片,淘一些仪器设备的零部件,还自己动手编写实验仪器的计算机控制软件。实验室就这样一点点建立起来。

  今天,祖国早已今非昔比,厦大也已旧貌换新颜。今日之厦大,不仅记录着光荣、孕育着希望,更肩负着使命、承载着梦想。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潜心教学科研,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实证中华源流史,增强民族凝聚力

  讲述人: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王传超

  作为百年厦大的一员,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后深感自豪、特别激动。总书记对厦大的殷切期望中,特别强调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与我的学术研究相关,也正是我知识报国的毕生志向所在。

  我的研究方向是应用古人类DNA结合考古学、语言学和人类遗传学等,跨学科探究人类史前历史。我们从考古遗址出土的人骨中提取DNA,将古代人群和现代各个族群进行对比分析,跨越时空回溯人类的祖先、源流、发展历史。

  我的博士后研究是在哈佛医学院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做的。在进行学术交流时,国外同行往往会问我:“中国在三千年前、五千年前是什么样的?”我通常会告诉他们,中国有非常光辉灿烂的历史,很多遗址,比如仰韶、大汶口等都是古代中华文明的例证。

  “还有别的证据吗?曾生活在这些遗址里的古人和现代中国人是什么关系,西方对中国文明和中国人群有多大影响?”面对这样的追问,我一度给不出答案。

  这激励着我开展一系列研究,实证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014年,我和同事严实博士对中国男性进行了大规模Y染色体测序,发现现今中国超过一半的男性都是5400年到6800年前三个超级祖先的后代,而中国北方全面转入农业阶段的时间也正好是6000~7000年前。后续研究证实,这三种男性Y染色体类型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址中广泛且高频分布,这三个支系奠定了东亚的父系遗传基础和人口基础。我们中国人不但有着文化传承,还有很好的遗传连续性。

  那么,现今各个族群如何形成,和史前人群有什么关系?我联合全球43个单位85位共同作者在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通过对中国陕西、中国台湾、蒙古国、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日本等众多考古遗址的古人DNA进行研究。我们发现汉藏同源、壮侗和南岛同源,无论是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的农业人群都没有受到西方人群血统的影响。中国的史前农业人群是本土扩张的,与中国农业本土起源是一致的。

  将自然科学方法引入人类史前历史研究能极大增加研究的精确性、说服力,帮我们真正走出“疑古时代”。我们在厦大组建了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生物学和地球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全方位多角度探索族群文化演变中的人群源流问题,更好地了解和保护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我会继续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开展专业研究,利用古人类DNA技术实证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国际社会真正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拿钢枪、握笔杆,都是为报效祖国

  讲述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2019级本科生 彭派

  还记得2017年秋天,我作为厦门大学大一新生参加入学军训,正逢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8名新入伍大学生回信,勉励他们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那时,我心中便种下了从军报国的理想之苗。

  融入校园后,深受校主陈嘉庚先生爱国精神的洗礼与感召,我选择了携笔从戎。如今,我放下钢枪、脱下军装,带着这段宝贵的人生经历重返厦大。

  无论是在军营还是大学,我都深感厦大“爱国、革命、自强、科学”优良校风赋予我的动力、信心与勇气。参军入伍后,我主动申请到艰苦边远地区服役。两年军旅生涯里,我无数次咬紧牙关挑战体能极限,在训练场上争分夺秒决胜无形,在和沙尘暴龙卷风的近身“搏斗”中坚守哨位,在负重50斤野外80里拉练中挺直脊梁,正是心中自强不息的信念激励我坦然面对一切磨砺;面临边境对峙,无畏高原气候恶劣、医疗条件匮乏的生死考验,我毅然写下“让我上!驰援一线,无论生死”的请战宣言,正是革命烈士罗扬才的革命精神激励我勇往直前;在部队,我精研勤学,获得了“优秀射手”“优秀新闻报道员”“优秀摄影视频骨干”等一系列荣誉,正是王亚南校长、陈景润学长的科学精神指引我追求卓越、止于至善;返回学校后,我前往井冈山进行红色文旅实践,把学问做在现实中,正是爱国为民的精神传统让我们的研究富有意义。

  最美的青春,应该与祖国同在,与时代共鸣。拿起钢枪,我们誓死守护每一寸河山;紧握笔杆,我们用智慧创造卓越成就。今后,我一定定位新时代新青年的新坐标,努力成为堪当重任的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马跃华、陈之殷、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1年04月12日 09版)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