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风雪天路热血兵

发稿时间:2025-01-23 13:24: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一夜风雪过后,昆仑山银装素裹。1月20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高原上冉冉升起。

  “向国旗,敬礼!”海拔近4774米的武警青海总队海西支队执勤七中队营区,官兵们整齐列队,随着中队长严斌一声令下,大家齐刷刷举起右手,高唱国歌,面向国旗庄严敬礼。中队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雷打不动。

  自从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以来,中队一茬又一茬官兵就担起了守护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的神圣使命。驻地处于可可西里无人区,其中2号哨海拔高达4868米,是武警部队海拔最高的固定执勤哨位。这里高寒缺氧,环境恶劣,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一半,被称为“生命禁区”。

  然而就是在这样极为恶劣的环境里,多年来,没有一名官兵主动要求离开,他们像一颗颗道钉铆在这千里天路上。常常有人问起他们,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官兵们便会指着营区外山坡上,用涂满红漆的石块拼成的祖国版图,大声告诉他:“祖国在我心中!”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歌曲《天路》悠扬的歌声唱出了百姓心中无限的喜悦。青藏铁路是目前唯一一条进藏铁路,被誉为青藏高原人民的生命线、幸福线、团结线。当年修建青藏铁路时,攻克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堪称世界奇迹。多年来,从最开始一天运行几趟列车到现在的几十趟列车,官兵真切感受到了祖国发展的“脉动”,也亲身体会到了祖国日益强大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传统佳节即将到来之际,能在“最高的地方”站岗执勤,守护群众平安返乡,大家都感到很自豪、很光荣。前些天,一年一度的“守岁哨竞选”活动又拉开战幕,大家都争着抢着在除夕当晚执勤站岗、为国守岁。指导员靳盛林笑着说:“虽说除夕夜干部替战士站哨是好传统,可也抵挡不住大家的热情呀!”

  2号哨位上,一级上士王赏正警惕地盯着任务区域。“滴——”这时,伴随着一声婉转悠长的汽笛声,一趟列车从昆仑山隧道呼啸而出,驶向远方。王赏看到列车驶来,马上回以持枪礼。

  虽然列车驾驶员和哨兵互不相识、谁也看不清对方,但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向对方致意。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默契,既是相互慰问,更是相互鼓励。

  “哨兵同志,在我上哨期间,情况一切正常……”随后,列兵幸宁新来接哨,进行完例行的交接后,王赏没有急着走,而是悉心为幸宁新介绍起执勤的注意事项。今年是王赏服役期满后又申请延期的第一年,是中队妥妥的“老班长”。

  此时,室外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室内却温暖如春。这些年,在各级党委的关怀下,哨所的执勤条件越来越好,以前还有吸着氧站哨的场景,现在都是弥散式制氧,整个哨所里氧气都非常充足。取暖、吃菜、供氧、通信、如厕等难题均得到很好解决外,就连紧跟时代的触摸式听书机、迷你唱吧、大型VR影院游戏一体终端等数字文化设备也相继落户。前年,他们还在2号哨北侧山脚下打出一口水井并安装了净水设备,官兵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还安装了全方位的网络监控系统,每个执勤岗位都可以实现联网覆盖,千里天路尽收眼底。”王赏说,多年来他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发生在中队的可喜变化越来越多。

  物质条件好了,履职尽责更不能懈怠。春节临近,官兵们执勤更加认真,每天都检查铁路防护网有无裂开、查看铁轨有无异物、观察周边山体是否安全……上勤这些年来,官兵已成功处置野牦牛冲撞护栏、滑坡泥石流等多起突发事件。

  扎根昆仑,守护天路。官兵豪情满怀:“我们的斗志和昆仑山一样高!”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