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北京籍烈士长眠山西找不到亲人,记者辗转京晋川多方联系
为了烈士亲属不再留遗憾

发稿时间:2025-02-28 14:57:00 来源: 北京日报

  “我们为弟弟感到骄傲,有机会我一定再去看看弟弟!”时隔50多年,再次得知弟弟的安葬地,许晓京烈士的姐姐很激动。此前,北京籍烈士许晓京长眠山西侯马,其亲人一度苦寻安葬地无果,而当地相关部门多年来为烈士寻亲也迟迟没有进展。当地殡仪馆的一位老员工还专门写信寻找,可是直到他去世都没有收到反馈,成了一大遗憾。去年烈士纪念日,当地将许晓京烈士迁葬到了烈士集中安葬区,并向本报求助,希望共同为烈士寻亲。本报记者历时3个多月,联系山西、四川、北京等地的相关部门,又辗转本市西城、朝阳、海淀、东城等区多方打听,终于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大力帮助下,找到了烈士的亲人。

  去年烈士纪念日,侯马市相关部门把包括许晓京在内的7名烈士迁葬到烈士集中安葬区。(资料图)

  本报记者(左一)多方寻找知情人士,为许晓京烈士寻亲。

  缘起

  烈士长眠他乡找不到亲人

  2024年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山西省侯马市对辖区内安葬的7名烈士进行了集中迁葬,其中包含一名北京籍烈士许晓京。不过,多年来当地相关部门多方寻找,却始终联系不到烈士的亲人。

  据了解,许晓京烈士上世纪70年代在侯马市牺牲,此后长眠当地,受当时条件所限,安葬地较为偏僻荒凉。近年来,为了更好地维护和管理烈士墓地,更加方便社会各界人士缅怀祭奠,当地决定将散葬在荒野的各个烈士墓进行集中迁葬,许晓京烈士墓就位列其中。由于这些烈士牺牲时交通、通讯都不发达,烈士墓地多年来又没有亲人祭扫,当地与烈士亲人就此失联。在短时间内无法联系到烈士亲人的情况下,当地将几名烈士的骨灰暂时安放在殡仪馆的骨灰堂。在此期间,烈士被给予了最高规格的尊重,每位烈士的棺椁上都覆盖着国旗。多年来,每逢清明节、烈士纪念日,当地社工、志愿者还会前来敬献鲜花、默哀致敬。

  “我们虽然不知道这些烈士是谁家的孩子,但我们都把烈士当成自己的亲人。”侯马市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祭扫烈士墓的同时,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为烈士寻亲。当地殡仪馆的一位老员工此前曾按照烈士墓碑上的籍贯信息,分别给包括许晓京在内的几位烈士生前的家庭住址寄去信件,希望能够联系到烈士的亲人。可是,寄出去的信件如同石沉大海,直到这位老员工去世,都没能收到有效的反馈信息,这也成为了他永远的遗憾。

  在迟迟联系不到烈士亲人的情况下,2024年烈士纪念日当天,在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之后,侯马市相关部门把包括许晓京烈士在内的7位烈士迁葬到了环境宜人的烈士集中安葬区,重新刻制了烈士墓碑,并且全程给予了最高礼遇。烈士的棺椁覆盖国旗,一路警车开道、礼兵护送,各界人士前往现场表达哀思并敬献花篮。尽管烈士有了新的安息之所,不过当地并没有放弃为他们寻亲。2024年10月,侯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向本报求助,希望共同为许晓京烈士寻亲。

  找寻

  辗转多地决不放弃

  了解到许晓京烈士的相关信息后,记者立即着手为烈士寻亲。烈士墓碑上的信息显示,许晓京1953年出生,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侯马市中队战士,家庭住址为北京市西城区某胡同,1974年为救两名民兵光荣牺牲。除此之外,没有更多有效的信息。记者通过查阅中华英烈网,查到了一位名叫许晓京的烈士信息,其出生日期、牺牲日期、牺牲地与安葬在山西侯马的许晓京烈士完全吻合,不过其籍贯显示为四川省,烈士信息管理单位为四川省江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难道许晓京烈士的亲人迁居到了四川省?带着疑问,记者联系到了四川省江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通过查询辖区内的烈士名册,发现并没有许晓京烈士的任何信息。考虑到烈士生前的家庭住址为北京市西城区,随后记者又联系了西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经过查询后,也回复称没有许晓京烈士的信息。工作人员说,烈士的信息往往跟随烈属,烈士信息管理单位一般都是烈属所在地,如果中华英烈网上的信息有偏差,那可能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录入时出现了错误,会尽快反馈给后台,以便核实并作出修改。

  在向相关部门打听但没有获得许晓京烈士更多的有效信息后,记者来到烈士生前的家庭住址西城区某胡同进行走访。在一下午的时间里,记者走访了多位老人,他们都没有听说过许晓京烈士。有老人告诉记者,胡同的居住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几十年来换了好几拨人,因此即便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不一定了解相关情况。一番打听无果后,记者又联系到属地金融街街道和社区请求协助。社区立刻进一步发动胡同居民打听情况,终于联系到了两位老人,她们还记得许晓京烈士的一些情况。随后记者登门见到了这两位老人。据她们回忆,烈士的亲人好像搬到了朝阳区垂杨柳附近。老人还回忆起了烈士的哥哥、姐姐的名字,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有效信息了。金融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根据老人回忆的名字,向辖区派出所请求协查,结果发现同名同姓的市民共有200多位。寻亲一时陷入了僵局。

  记者根据老人提供的另一条线索——烈士亲人疑似搬到了朝阳区垂杨柳附近,继续为烈士寻亲。通过查阅资料,目前垂杨柳地区分别隶属于劲松街道和双井街道管辖,于是记者向两个街道求助,希望查找辖区内是否记载有许晓京烈士的信息以及许姓的优抚对象。两个街道的相关工作人员经过一番查询,并且向各个社区居委会打听之后,依然没有什么收获。随后,记者再次联系西城区那两位知情老人,试图通过她们获得更多细节。一位老人突然想起,有位搬离胡同的老人也认识许晓京烈士。记者赶紧与之取得联系,果然,这位老人还记得,曾经在海淀区某小区见过许晓京烈士的一位哥哥,不过不清楚他是在那里居住还是在附近工作。

  得到新的线索之后,记者立即前往海淀区某小区走访。通过向多位老人打听,记者仍没有获得有效信息,于是向社区居委会求助。社区工作人员多方打听,终于得知许晓京烈士的这位哥哥并未在小区居住过,而是在小区旁边的公司工作过,不过据了解其目前已经去世。社区工作人员还向知情老人打听到,烈士的这位哥哥曾在北京一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工作。随后,记者请求该企业协助为烈士寻亲。工作人员通过向知情人士了解情况,得知许晓京烈士有位远房亲戚曾经住在东城区的某小区。记者又立即前往该小区走访,通过向多位老人打听,终于获知烈士这位远房亲戚的住址。多次敲门无人应答,于是记者在楼道蹲守两个多小时,终于等到了外出回家的烈士亲戚。

  讲述

  时隔50余年期盼“团聚”

  听完记者的讲述,许晓京烈士的远房亲戚向记者表达了感激之情,并希望能把这一消息及时告知烈士的至亲。不过因为双方已经很久没有联络,她也没有直接的联系方式。她记得烈士有位姐姐曾在某部委单位工作,便向该部委退休管理部门求助,由于该部委近年来历经重组及合并,也没有查询到相关信息。此外,她记得烈士有位姐姐曾在朝阳区某小区居住,但是记不清具体门牌号了。根据最新的线索,记者又请求属地太阳宫地区办事处协助。工作人员向辖区内的各个社区居委会打听情况,并请求太阳宫派出所予以协查,这才了解到烈士的姐姐已经搬离该小区。与此同时,记者还在网上发布了为烈士寻亲的信息,所幸被许晓京烈士的一位同学看到,他辗转将信息转发给了烈士的姐姐。终于,历时三个多月,记者找到了许晓京烈士的姐姐。此外,经过记者及相关部门的反馈,中华英烈网上许晓京烈士信息管理单位已经变更为北京市朝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进一步核实,朝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确有烈士的相关信息,这也印证了寻亲的成功。

  在许晓京烈士姐姐的家中,有一处僻静的角落专门存放着许晓京生前的照片、《革命烈士证明书》等物品。虽然物品尘封已久,但记忆无法磨灭。“这些东西我会保存终生,弟弟的牺牲对我们来说是个伤痛,但我们永远为他感到骄傲。”根据烈士几位亲人的回忆,许晓京酷爱艺术,喜欢乐器,擅长吹拉弹唱。就是这样一位颇具文艺气质的青年,后来毅然决定参军入伍。由于部队驻扎在山西侯马,许晓京只有休假探亲时才能回北京。1974年10月底,许晓京结束休假准备返回部队,由于过两天就是他的生日,家人都希望他能够过完生日再返程。不过,许晓京认为部队需要他,便匆匆辞别了家人,没想到这一去竟是永别。刚刚回到部队,许晓京就在护送战友紧急就医的途中发生了意外,许晓京为了保护战友光荣牺牲。

  尽管许晓京烈士的亲人在上世纪70年代曾远赴山西缅怀祭奠,可是由于当时交通、通讯都不便,逐渐与当地相关部门失联,近年来也没人告知墓地迁葬的相关信息。前些年,烈士的一位姐姐还曾专门前往山西,希望为弟弟扫墓,可是一番寻找之后,怎么也找不到墓地的具体位置,并且由于多年来部队沿革变化较大,她也无法与烈士生前的部队取得联系,只能作罢。如今通过记者的告知,许晓京烈士的亲人才终于知晓他的安葬地。当看到烈士集中安葬区的照片时,许晓京烈士的亲人倍感欣慰,“感谢侯马市相关部门为英烈们所做的一切,感谢北京日报的不懈寻找,时隔50多年再次获知弟弟的消息,我们的心也终于得到了安慰。”许晓京烈士的两位姐姐约定,待到时机成熟,会尽快前往弟弟的墓地进行祭扫,期待亲人们的又一次“团聚”。本报记者 孙延安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