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发稿时间:2025-11-03 15:43: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马宇平 见习记者 王子露)今天,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开幕。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据悉,本次学术研讨会设20场分组会议和1场圆桌论坛,旨在以全球视野审视中国抗战和台湾光复的历史,力求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更深入的学术对话中,重新诠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与当代价值。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全球史观在二战史研究中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开始重新评估和正视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深入探讨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主战场的战略意义。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何光彩出席研讨会并致开幕辞。何光彩表示,本次研讨会将助力两岸同胞以史为鉴、以史为桥,牢记共同抗战的历史,深入研究其中蕴含的深刻启迪,把握昭示未来的历史大势,汇聚团结奋斗的前行力量,为共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懈努力。

  开幕式上,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深化抗战史研究的路径、中国人的二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全球背景、台湾如何光复以及“一二·九”运动如何从燕园走向世界等议题进行主旨发言。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章百家总结了中国抗战三个基本特点:时间最长最曲折;是一个落后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战争;存在两个相对独立战场,一个正面战场,一个敌后战场。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吕芳上指出,在二战中,中国是“被遗忘的盟友”,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付出的艰辛奋斗基于当时国际格局以及西方列强的利益纠葛而被刻意忽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王奇生表示:“我们必须做好关于二战历史的全面研究,以此告诉国际学界和全世界中国战场的真实历史。”

  “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成果之一,”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维开认为,中国在抗战过程中,“全国军民浴血奋战,盟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等,使台湾光复在对日抗战胜利之后成为事实”。

  本次学术研讨会将持续至11月3日。与会学者将围绕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战时国际合作、抗战与台湾光复、台湾的抗日运动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近20位台湾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