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年之声|学校共青团|团干教育管理|少先队|西部计划|海外人才联系|中特研究中心
赣州:红土地上传统祭祀的“绿色革命”

发稿时间:2018-04-05 08:1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赣州4月5日电(郭传城 谢东宸 记者 邓洪海) 又是一年苏区清明时。

  革命时期,240万赣南儿女中有93万余人参军参战,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0.82万人。他们用鲜血描绘出一幅光耀千秋的壮丽画卷,用生命耸立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如今,赣南大地已是万象更新、姹紫嫣红开遍,缅怀先烈丰功伟绩、传承优秀革命传统的代代相传。随着移风易俗深入人心,这片红土地上掀起了一场传统祭祀的“绿色革命”。

签下防火承诺书。郭传城 摄

  一份承诺一枝花 文明祭祀新风吹

  4月4日,赣州市兴国县潋江镇东方中心小学的主题班会上,学生们的小手庄严的签下了防火承诺书。

  每一份承诺书换取祭扫时用的鲜花一朵。目前,该活动已在兴国县25所乡镇中心小学开展,共发放和签订承诺书3万余份,鲜花2万余支。

  记者走在潋江镇各村重点区域和路段、进山入口、坟墓集中区,类似“鲜花祭扫表哀思,植树追思心意重”等倡导文明祭扫的标语醒目可见。

  在江西的南大门赣州市定南县,乡贤郭铁成赞助了22万支鲜花,组织义工、志愿者及镇村干部,在城区、各镇圩镇、林区生态公墓、墓地、林地及林地边缘等重点区域设立的劝导站,免费发放给清明祭扫的群众。

  “鲜花祭祀的方式很好,能寄托我们对故人的哀思,也不污染环境,希望大家都能用这种方式进行祭祀”,定南市民陈师傅欣然接受鲜花祭扫的方式,觉得绿色环保,值得提倡。

  为倡导低碳祭祀,过文明清明,赣州市积极倡导群众用鲜花代替焚香烧纸、抛撒冥币、鸣放鞭炮等祭祀旧习,提倡以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清扫一次墓碑等无烟祭扫方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树立现代文明祭祀新风尚。

倡导鲜花祭祀。郭传城 摄

  创绿色祭祀新形式 清明更“清明”

  4月3日,赣州市全南县金龙镇南海社区居民刘永祥根据手机上关于当地设立集中焚烧场地的短信消息,带着家人一同前往集中焚烧池祭奠故人。

  当天,正在南海社区集中焚烧池进行森林防火巡查的村干部告诉记者,在坟头前烧纸、点香、放鞭炮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上坟的习俗,极易引发森林火灾。祭祀集中焚烧池建成后,大家通过手机告知家人,一传十十传百,统一放入焚烧池进行焚烧,切实地消除了失火隐患。

  清明前夕,赣州市民政局与市文明办联合印发了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通过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倡导植树祭祀、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文明健康的祭祀活动新形式,提倡“厚养薄葬”,打造绿色、生态、和谐的清明节。在广大乡村,政府部门利用逢圩日在集市上开展文明祭扫宣传活动。

  与此同时,赣州市本地的政务微信、微博纷纷创新采取动图、微视频等方式,同步结合时下流行热点开展文明祭祀“微宣传”,自媒体的迅速跟进形成了“大合唱”氛围,让群众“润物细无声”中转变观念和行为。

市民前往集中焚烧池祭奠故人。谢东宸 摄

  百万网友齐参与 网络祭奠寄哀思

  赣州市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村民刘远发一家是革命群众周篮嫂的后代。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周篮嫂积极参加游击队的活动,成功掩护了陈毅等革命前辈与敌人斗争。

  为了纪念前辈们的奉献与牺牲,刘远发一家聚在电脑前,通过网络献花、敬酒,表达追思。

  今天你为故人献花、植柏、敬酒了吗?赣州市清明网上祭奠活动已经在朋友圈形成了“刷屏”效应明显,通过网络平台祭奠故人成为“主流”成了社会风尚。

  “最近学业繁忙,今年无法专门回家祭奠先人,网络祭奠已成为寄托哀思的良好载体。”在深圳读研究生的赣州人蔡航向记者发来微信表示,现在人们的思想都转变了,网络祭祀省事省钱省力,还寄托了哀思,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网络祭奠使原本采用焚烧祭奠的市民放下了纸钱、鞭炮,登上网络成为“绿色先锋”,还使离家在外的游子有了寄托哀思的官方平台。

  3月29日截至目前,赣州已有160余万人次通过“赣州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参与清明网上祭奠活动,在线上献花、植柏、敬酒、上香、发表追思留言等方式,缅怀革命先烈,用时尚环保的方式表达传统习俗和朴实愿望。

责任编辑:刘芊芊
青春建功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