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年之声|学校共青团|团干教育管理|少先队|西部计划|海外人才联系|中特研究中心
正义钢刀慑“精日” 卢沟桥头祭英烈

发稿时间:2018-04-07 11:0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7日电(记者 卢冠琼 马珊 见习记者 陈馨怡) 清明时节,阴雨绵绵。在这个缅怀故人的日子里,有一群人,是我们共同的牵挂。

  在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序厅,塑有一组大型浮雕,名为“血肉长城”,又叫“铜墙铁壁”。它是中华民族先烈用血肉筑起钢铁长城的缩影。今天,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这里,都会先向“铜墙铁壁”献上一支象征哀挽的菊花,缅怀过去,致敬风骨。

  七十余年过去了,像这座静静矗立的“铜墙铁壁”一样,先烈们的精神和风骨一直守护着中华民族,“红色基因”在这里一代一代的传承着。

  你看……

   

  “清明节的铭记——缅怀英烈志 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马珊 摄

  你看,卢沟桥头有这样一位老人:

  我的战友,他们没有看到今天

  “我想起了好多战友,他们没有看到今天……他们有的还救过我的命,我都想起来了。他们说过的很多话,他们的样子,他们的名字,我都想起来了……”

   

  张森水老人在献完花后潸然泪下。中国青年网记者 卢冠琼 摄

  在“铜墙铁壁”前,一位年已九旬的老人近乎颤抖地说。他的几句话让身旁一起献花的学生红了眼眶。

  这位的老人,就是曾经参加八路军战略反攻作战的战士张森水。作为抗战老战士代表,他清明前夕前来参加祭奠活动。

  张森水老人心里一直没能忘记过去的点滴。

  “日本人是开着枪打的,战友们喊了一声‘为了新中国’就勇敢地冲上去了。打死日本人,抢过他们的枪,再继续往前冲。一个战友把抢来的刺刀刺向日本人,日本人也刺向了他,两个人就这么死掉了。”

  他一边动情地说着,一边潸然泪下。因为亲眼所见,所以刻骨铭心。

  在现场老人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啊”,他痛斥那些“精日”分子——“穿日本人的衣服(军装)你就是忘本!”作为抗战老战士,他愤慨不已。“他们就是无知,他们都不知道以前日本人见人就杀,不分男女老少,连婴儿都不放,(实行)‘三光’政策!(精日分子)这样的年轻人都不懂。”

  一位九旬老人是这样努力地想告诉更多年轻人,铭记国家的耻辱,接过接力棒,保卫和复兴中华民族!

  在世的历史见证者,已越来越少……

   

  抗战老战士张森水向烈士浮雕墙敬礼。中国青年网记者 卢冠琼 摄

  你看,卢沟桥头有这样一群青年:

  我们要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历史

  “在抗战馆工作三年多以来,我也接待过很多的国内外观众”,抗战馆讲解员杨艳喆说,令她印象深刻的就是每当讲到日军暴行展厅的时候,时常会有女性观众和年龄比较大的观众眼眶含泪。

  “更为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些日本的参观者来参观的时候,到日军暴行、南京大屠杀、百人斩杀人比赛的展厅,他们不知道他们国家的军队曾经对其他国家造成过如此大的伤害,犯下过如此滔天的罪行。看着这些铁证,他们也是能够反思军国主义曾经犯下的罪行。”杨艳喆说,如今,馆内每天都有一千三百多名学生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能把国家的历史讲述给观众,我感觉很光荣能够从事这样的工作”。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讲解员杨艳喆接受中国青年网采访。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陈馨怡 摄

  党的十九大以来,抗战馆围绕“不忘初心”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和杨艳喆一样的讲解员们每次讲到《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都会告诉青少年们:“‘起来,起来,起来’这三个起来就是象征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曲折历程,也是一代代人奋斗的足迹。“我们希望通过共情的方式激励他们,让同学们为国家建设发展贡献力量。”杨艳喆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志愿者蒋巍接受中国青年网采访。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陈馨怡 摄

  “不忘历史才能面向未来。”抗战馆志愿者蒋巍说。他一直致力于将故事性与历史相结合。“让更多青年来到纪念馆,了解历史,爱国主义(人士)越来越多,‘精日’分子就会越来越少。”蒋巍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能够为爱国主义教育出一份力。

  你看,卢沟桥头有这样一群红色基因传承人:

  振奋精神,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他们是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换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后代要铭记这些。要永远记住是他们为我们打下的这片江山。”清明前夕,来到抗战馆参加纪念活动的朱德元帅外孙刘武说道。“今天,我们要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好地为我们国家的富强做出更大的努力。”

   

  “清明节的铭记——缅怀英烈志 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卢冠琼 摄

  同时,他不忘对青年说:“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历史,那时候一部分人就不会再崇拜日本人了。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现在崛起了,我们应该比他们更强、比他们更伟大。”

   

  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殷之光接受中国青年网采访。中国青年网记者 卢冠琼 摄

  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殷之光在“铜墙铁壁”前带领学生们齐声朗诵,“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首诗让现场很多人热泪盈眶。

  他说:“习近平同志说,一切为了人民。我也要不忘记我的初心,要用诗歌朗诵这种文艺形式深入到广大的老百姓当中去,真正做到艺术为人民。”同时,他深情叮嘱青年人:“今天我们要振奋精神,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你看,卢沟桥头有这样一群孩子:

  没有英烈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和平

  清明前夕,很多学校带领青少年们前来缅怀先烈。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不等,在讲解员和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观看着每一个展厅,了解着每一段历史。

   

  “清明节的铭记——缅怀英烈志 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马珊 摄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不忘历史,展望和平”,一位高三的学生说,“它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宝贵的精神,当我们在面对一些国际关系的时候我们能够更好地摆清楚自己的位置。”

  在抗战馆里,一群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正在认真倾听抗战历史。平时,他们了解历史是在家长的手机上,或者看书、听家人讲述。走进抗日战争纪念馆,他们有了更多真切的感受:

  “为祖国做贡献的人都特别厉害!”“他们很伟大,非常了不起。”“没有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是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孩子们用还稚嫩的声音说着他们了解到的英烈事迹,讲述着内心的感动。

  我们不能忘记,14年抗战,中国军民付出了伤亡3500余万的惨重代价!无视历史、戏谑挑衅,“精日”分子践踏的是民族底线!

  清明祭英烈,不管是九十多岁的抗战老战士,还是前来抗战馆参观、缅怀的青少年,都表达了对“精日”分子的愤慨!

  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是传承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更要与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捍卫英烈保卫至今的寸土山河!

  正义钢刀慑“精日”,卢沟桥头祭英烈!在这个见证民族苦难开端的特殊之地,我们欣慰地看到,红色基因在这里得以验证、传承!

  3月10日,当严惩“精日”、立法捍卫国格与中华民族尊严的呼声从两会传向全国各地引发共鸣之时,位于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用行动作出了表率,联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发布了关于加强抗战历史教育的倡议。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全覆盖。

  倡议提到:自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经1937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等重要历程,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迎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九州狼烟尽扫、百年国耻得雪。自此,中华民族昂然走向伟大复兴之路。然近年来时常出现“精日”分子以各种方式践踏抗战先辈之伟绩,损害国家之尊严的行径,社会各界表达了极大的愤慨和谴责,警方也采取了依法拘留等果断措施,但屡罚屡犯,有禁不止,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此种现象,我们呼吁要不断完善法律,为违法行为划上一道明确的底线。同时,当德法并重,全力进行包含抗战史在内的历史教育。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铜墙铁壁”前,孩子们和老一辈艺术家齐声朗诵着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音绕梁,久久难忘。

  这片土地,曾经是先辈们用血肉捍卫的疆土;这片土地,后来是中华儿女用汗水建设的国家;这片土地,今天是中国人民用心爱戴的祖国;这片土地,是世世代代华夏子孙永远的牵挂!

  抛头颅,洒热血,练本领,强中华。中华历史不会忘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走进新时代,永远缅怀,接力奋斗!

责任编辑:李彦龙
青春建功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