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石刻御医”陈卉丽:“‘病人’不会说话,我用心跟它对话”

发稿时间:2022-05-18 14:41:00 来源: 重庆日报

  舒成岩摩崖造像区就像一块“飞地”,虽是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与核心景区相隔20多公里。下了车,再爬一小段山坡,便能瞧见竹林掩映下那座仿古木屋。屋子古色古香,略显陈旧,进屋才发现此处别有洞天:淑明皇后、紫微大帝、东岳大帝等宋代造像龛藏身其间,神态安然,浅笑千年。

  5月12日上午,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照例来到舒成岩。眼下这里尚未对公众开放。木屋内,她的同事正忙于修复石窟造像。简单打个招呼,陈卉丽就开始了工作。她戴好橡胶手套,走近一尊石像,一边蹲下端详,一边用软刷清理石像表面。神情专注,手法稳健,侧面看过去,她眼镜背后的双眸清澈有光。

  “每天都很忙,但只要有时间,我都尽量来这边的修复现场。”休息时,陈卉丽笑着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之前我以为,修复完千手观音就会轻松些,哪想到后面事情越来越多,现在是办公室和修复现场两边忙。”

  57岁的陈卉丽扎根大足石刻已经27年。1995年初,她从四川资阳塑料建材总厂调到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现大足石刻研究院),先是从事文物监测工作,一年后开始涉足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种——文物修复。

  并非科班出身的陈卉丽从零开始,边干边学,白天请教同事,晚上看书自学,经过5年不懈努力,终于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文物修复师。她总结出的石质文物病害“望闻问切”四诊法,与专业仪器检测结果基本吻合,准确率达95%以上,她也被亲切地称为“石刻御医”。

  2008年,陈卉丽担任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石质修复组组长。她和团队历时8年攻坚克难,使历经800年风雨侵蚀、罹患多达34种病害的千手观音造像“金光再现”,开创了我国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修复的先河,确立了我国石质文物科技保护的新标杆,该工程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

  “我们就像医生,文物是不会说话的‘病人’。只要看见它们,我总会不由自主地盯着看它有没有病害,思考如何‘治疗’。”陈卉丽笑着说,“文物虽不能说话,但我觉得文物是有生命的。修复前先不要动手,要观察和感受,我的‘病人’不会讲话,我是用心在跟它对话。”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守护文物27年,陈卉丽获得了诸多荣誉。她表示,自己的信念来自一个“爱”字,“爱党、爱国、爱家、爱事业……理解透彻心中所爱,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陈卉丽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发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不辱使命。要相信付出了一定有收获。修文物很累,但我非常快乐。”(记者 赵欣)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