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成成中学建校百年:背后有一段光荣的红色历史

发稿时间:2024-09-30 10:2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9月26日,秋雨绵绵,一场以“光荣与传承”为主题的“国旗在心中”爱国教育主题活动在山西省太原市成成中学举行,这一天,这所浸染着红色基因与红色记忆的学校迎来建校100周年。

  百年校庆现场,50余名晋绥后代从全国各地来到成成中学参加活动,缅怀先辈

  回首百年岁月,栉风沐雨,桃李芬芳,这是一所有着深厚红色底蕴的学校。1924年,北京师范大学山西籍毕业生怀揣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在太原创办成成中学,以“想民为国,成己成人”为办学理念,“成成”校名即源于此。

  20世纪30年代,武新宇、刘墉如、杜心源、龚子荣、武汝扬等一批共产党员教师来校任教或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这其中就包括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炎志的父亲林枫。

  1934年春,时任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的林枫受到国民党通缉,化名罗鸿到成成中学任国文教师,根据当时形势和学校特点,他提出了“32字”地下工作方针。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林炎志发言

  90年后,当林炎志讲述这段父辈往事时,感慨万千,“我和成成中学有着深厚的渊源,抗战初期,我父亲任中共北方局组织部长兼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我母亲郭明秋曾任成成中学党支部书记,都曾在这所学校战斗过、生活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中共山西省工委先后迁址成成中学,八路军总部也曾短暂入驻,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关向应、彭雪枫、彭真等党和军队领导人都曾在成成中学工作和居住。

  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纪念碑

  在党的领导下,成中师生投笔从戎,毅然奔赴抗日战场。1937年10月,成成中学师生抗日义勇队成立,后又改编为成成中学师生游击队、第二战区战动总会游击四支队、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独立营等,转战晋西北,血沃大青山,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篇章,被誉为抗战初期“全国青年运动的一面旗帜”。1946年,成成学院在文水复校,为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培养了众多优秀干部。

  在林炎志看来,抗战爆发后,成成中学举校师生投笔从戎,开创大青山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有光荣的红色传统和血脉。

  成成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卫民回顾学校百年历程

  回望百年,成成中学的校址和校名在变,“成己成人”的追求未变。从教育救国到革命救国,从教育兴国到教育强国,变化的是时代命题,不变的是成成中学想民为国、回应时代命题的初心。

  成成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卫民表示,学校将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成中红色故事,守护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汲取红色根脉孕育的磅礴力量,依托丰厚的红色教育资源,引导师生感悟“成成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成成中学革命史实主题展览揭幕

  同样在这一天,为缅怀革命先辈,铭记红色历史,成成中学革命史实主题展览正式揭幕。

  主题展览分别从“全国青年运动的一面旗帜”、“党领导华北抗战的前线指挥部”等部分讲述成成中学的红色历史,感受学校师生在党领导下投身革命的火热青春。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展品、一段段文字,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讲到成中精神和晋绥情怀

  在主题展览建设过程中,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曾给予特别捐助,该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表示,“成成中学建校百年,历经烽火,成己成人,在民族和国家危亡之际,一个中学举校从军,慷慨赴死,就是他们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在大青山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与日寇战斗了整整七年。”
  段晓飞说,他们始终称自己是晋绥儿女,是因为晋西北的小米、黑豆养育了他们两辈人,“我们牢记父辈嘱托,永远不忘老区人民的养育之恩,用真情回报这片土地。”

  多年来,基金会持续开展“接烈士回家”、“送孩子上学”等公益活动,在吕梁山上寻找八路军散葬烈士遗骸,资助寒门学子圆梦大学。如今,也在积极支持成成中学开展红色教育,让薪火相传,让历史告诉未来。

  参观成成中学革命史实主题展览

  作为承建方无偿捐赠展馆,山西英伟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亮表示,公司捐建初衷是受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委托并深受红色文化影响, “建设史馆就是想让更多的人通过展馆,了解成中、了解历史、了解我们国家的革命历程和英雄人物,特别是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先辈们,同时,也希望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能够深刻理解革命先辈的伟大,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所中学,走过百年岁月,依然初心如磐,那段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往事也并未消散,依然传承在一代代师生心中,永为纪念。(记者 李川)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