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从信仰到行动:专家纵论五四运动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

发稿时间:2020-08-24 13:0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8月22日,“五四运动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金祥 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4日电(记者 李川 通讯员 马金祥)为了深入研究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青年群体的影响,深入挖掘各地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深层原因和内在逻辑,8月22日,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上海团校联合举办的“五四运动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湖北、陕西等地的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郑长忠、胡献忠在研讨会上发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金祥 供图

  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在发言中指出,五四运动是为中国现代文明“铸魂”的肇始,觉醒起来的先进分子走向组织化是时代的必然,这就构成了建党建团的历史逻辑。100年前党、团组织的初创,完成了五四精神由抽象的价值走向现实组织的关键步骤。他特别强调,“政治正确、学术准确、态度明确是当代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应该具备的学术素养”。

  “回顾历史是为了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把握当下,开拓未来。”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胡献忠说。他认为,在新渔阳里创建的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青年组织,实际上也成为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发起组。要深入研究历史何以发生,又是由什么力量推动的。因此,一定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学术思维、跨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而且历史学者同时也应该是未来学者。

  钱永祥、俞敏、闵小益在研讨会上发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金祥 供图

  杭州市团校原校长钱永祥用大量史料论述了俞秀松马克思信仰形成的过程。他说,100年前各地建立的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共产主义倾向的青年团体,目标是向着工农无产阶级,反对军阀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用俄国革命的方式来实现中国社会的变革,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关键性人物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俞敏通过对俞秀松日记的分析,特别强调历史研究需要史料支撑,史料的证据链断了,观点就立不起来,逻辑就不能自洽。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回到历史场景中,做到实事求是,客观中肯,不能无中生有,刻意拔高,也不能无视历史存在,以个人好恶评判人物。

  “上海的新老两个渔阳里,最近成了青年网红‘打卡’地,历史的影响在特定时间节点被燃爆。”上海青运史研究会副会长闵小益说。他同时指出,历史没有命中注定,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前后,参与建团的人物与其他主要城市先进青年之间的联系,城市交通环境对当时青年聚集的影响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薛红萍、黄金凤、张恽在研讨会上发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金祥 供图

  “陕西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慷慨激昂,五四运动时期陕西学联的构成主体是中学生。”陕西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薛红萍说。她着重阐述了京津沪五四运动中陕籍青年对地方党团组织建立的作用,以及西安学生响应五四运动的情况,建议在研究中除了关注大学生、工人群体外,还应该关注中学生在运动中的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黄金凤提出,将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置于社会史的视野下来考察,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历史风景,这种风景是立体的、丰富的、全面的。同时还要注重地域特色研究、过程研究、偶然性研究,要加强对20世纪80年代中央档案馆与各地方档案馆合编的各省革命历史档案资料汇编的利用。

  上海团校副校长张恽指出,上海的党史、青运史资源得天独厚,要充分用好用活这一历史资源,进一步加强史料整理,推进学科融合,形成研究合力,在新时代把青运史研究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林升宝、王盛开、邵明众在研讨会上发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金祥 供图

  上海团校讲师林升宝博士提出,要从历史时空分析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为什么是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昌、长沙这些大城市,为什么是那么一批人。具体到上海,为什么是法租界,为什么是渔阳里,其中都有必然的时代逻辑和社会逻辑。他还建议青运史资料打破地域、系统之间的壁垒,首先在研究界实现共享。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盛开教授认为,在早期建党和地方建团的过程中,青年思想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应该从五四思潮说起。比如恽代英是怎么从无政府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另外,“敢为人先”作为武汉精神的重要内容,在当时武昌青年的行动中是怎么得到体现的。

  “广东青年谭平山北京大学毕业返穗后,先以《广东群报》联结纽带,再通过老乡、同学、同事关系,开始了建党、建团的实践。”广东省团校讲师邵明众说。他认为,在广州,五四前后信仰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青年群体之间,斗争是十分激烈的,广州的建团、建党就是在这种斗争中正本清源,从而实现了个人走向组织、团体的聚合。

  刘佳、王萌、胡仲恺在研讨会上发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金祥 供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刘佳博士在发言中指出,五四青年以组织化集体行动的方式将信仰的力量转化为行动的能量,将“批判的武器”转化为改造国家、启蒙国民、重构公共理性的强大武器。五四时代是一个青年组织迅疾生成的时代,开启近代中国超越空间区隔、实现社会整体性动员的先河,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意义由此得到历史性揭示,并必将随时间推移而历久弥新。

  “五四运动之后,一批有志青年将马克思主义世界史著作引入中国,开启了国人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解释、理解世界历史进程的新阶段。”上海虹口区行政学院讲师王萌博士说。她强调,与中国传统史学与当代西方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地描述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所以很快赢得了多数青年知识分子的认同。

  浙江省团校讲师胡仲恺提出,五四运动之后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的社会环境值得研究,为什么会形成在全国主要城市同声相应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尤其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当时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拥有繁荣的工商业贸易和外国租界的空间,为无产阶级的兴起和青年知识分子的聚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四运动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理论研讨会现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金祥 供图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都是在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下、由共产党早期组织指导成立的。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重新梳理地方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的深层原因与社会逻辑,对于当代青年不忘建团初心,矢志跟党前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悉,此次研讨会由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上海市青年运动史研究会承办。五四运动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研究是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立项的课题,与会专家学者多为该课题组成员。

  理论研讨会结束后,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新渔阳里六号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建团地和外国语学社旧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金祥 供图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