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安全行车34载,火车老司机的最后一个春运

发稿时间:2024-02-09 16:0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发车信号,一圈、两圈、三圈,发车信号好了!”2月5日8时11分,在辽宁省朝阳市叶柏寿火车站货场内,司机张在明将司机控制器主手柄由零位提到1位,牵引总重1346吨的44155次货物列车缓缓驶出车站。 

张在明与副司机一同确认信号。 

  今年55岁的张在明,是沈阳局集团公司锦州机务段叶柏寿运用车间的一名火车司机。他先后被集团公司、机务段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岗位明星、先进生产者等称号,2018年获得总公司火车头奖章,2019年被评为全国铁路劳动模范。 

  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现在的电力机车,作为火车驾驶员,张在明见证了中国铁路机车的发展变迁。34年里,张在明完成各类客货列车牵引任务4800余趟、安全行走近85万公里、排除机车故障隐患30余次、防止各类事故险情近50起。今年春运,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春运,他格外珍惜,打起十二分精神,开启守护安全之路。 

张在明确认机车信号显示。

张在明检查机车走行部。 

  “44155次1道通过,司机明白。”张在明手里拿着无线列车调度电话,一字一句,复述车机联控指令。“今天是腊月二十六,二龙出站后52公里道口左侧应该是大集,加强瞭望,注意行人!”张在明不转睛地注视前方,提示身旁的副司机。“收到!加强瞭望,注意行人!”副司机大声回应。 

  当天,张在明负责的货物列车运行在叶柏寿至赤峰间,区间全长146.3公里,线路自然环境复杂,坡高岭大弯道多,最大线路坡道达到20.7‰,最长坡道长达17300米,最小曲线半径300米。这条线他往返跑了几千次了,每个信号机的位置,每个桥梁的位置,每一个上下坡道的变坡点都烂熟于心。他摸索总结出一套机车操作诀窍,即坡道起车“缓提缓”,动能闯坡“加满载”,长大下坡“电制辅”,进站停车“一闸准”,大大减少了辅助功率消耗和起伏坡道随意频繁提回手柄的次数,得到全车间的认可和推广。“行车安全大于天”是张在明安全行车根本原则。针对行车过程每一个安全关键点,他都做好双人盯控,手比眼看呼喊应答执行更是一丝不苟。 

  “出站信号,红灯停车!”张在明的眼睛紧盯着前方,右手拢拳小臂上下摇动3次。16时38分,张在明驾驶的列车安全正点停靠在赤峰南站12道。 

张在明与副司机一同确认信号。 

  今年春节过后就要与相伴34年的机车告别,张在明心中满是不舍。值乘好最后一个春运,为自己火车司机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是这位老司机的承诺。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照耀在张在明坚毅的脸庞,他正了正帽檐,再次握紧闸把,严格执行作业标准,用一如既往的坚定为春运保驾护航。(记者 秦亮 通讯员 赵冰 王哲) 

责任编辑:李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