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爱国主义

首页 >> 最新报道 >> 正文

铁路上的“破冰行动”

发稿时间:2024-02-29 16:5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春运正如火如荼,随着冷空气带来的冻雨给广西三江高寒地区的树枝结上一层厚厚的冰晶,远远望去宛如置身于冰雪童话世界。从高空俯瞰,盘踞在山岭之间的焦柳线宛如一条钢铁巨龙,肩负着豫煤、晋煤南运的重要使命。为了更好地守护这条巨龙,2月22日,国铁南宁局柳州电务段程村信号工区7名年轻小伙儿整理行囊前往工区管内山区车站,在焦柳线上参加一场“破冰行动”,确保在冰雪凝冻气候下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畅通。 

  对轨道电路箱盒进行除冰工作 邢星  

  中午12点,7名年轻的技术骨干登上工程车,“首战”目的地是工区管辖最北端的牙屯堡站,00后王泽勉与8个背包挤在工程车最后一排,他是工区最年轻的职工,刚工作1年,定职后首次独立上岗参与春运工作,担负起了守护焦柳线安全的责任。 

  对信号机进行排查整治工作 邢星 摄 

  工程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缓缓行驶,车轮下的碎石和泥土在汽车的碾压下发出沙沙的声音,车身随着山路的起伏而摇晃,车上的人也跟着颠簸,仿佛与山路融为一体。将近2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作业地点。 

  “牙屯堡站位于大山深处,地势较高,今晚大幅降温,带好热水,别冻感冒了。”90后袁融环是融安信号车间的技术骨干,也是今天“破冰行动”的负责人员,他一边整理工具材料,一边叮嘱即将上道作业的伙伴们。 

  发现道岔处结冰严重后立即清除安全隐患 邢星  

  18:00,牙屯堡站“天窗”封锁。工区留下一名室内防护员,其余6人向牙屯堡站南端列队出发。长达5公里的彭莫山隧道透着湿冷的山寒,狂风呼呼作响,宛如在谱写冬日里的交响曲。冻雨积累在地面,在头灯的闪烁下晶莹剔透,宛如一块巨大的寒玉铺在地面。防滑鞋踩在上面,时不时能听到细微的碎裂声。年轻的队伍步伐坚定,他们肩上除了沉重的工具箱还有守护焦柳线铁路安全的责任,冰雨打在大伙的脸和耳朵上,阵阵刺痛。  

  正在使用铲刀清除牙屯堡站道岔尖轨部位冰块 邢星 摄  

  “第一组抵达作业地点!”王泽勉对着对讲机喊话,随着检修组成员逐一分散,作业人员各就各位,各小组开始按分工开展道岔“破冰行动”。信号设备室外三大件包括轨道电路、信号机、转辙机,整套信号设备形成一套复杂的联锁系统,也被誉为列车的“眼睛”,精确到毫米和毫伏的测试数据是春运期间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 

  清除道岔活动部位冰块  邢星 摄 

  道岔两侧滑床板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冰晶,王泽勉见状后立即蹲在道岔两侧,身子微微向前倾斜,用铲子将滑床板上的冰渣铲除,袁融环跟在后面用扫把扫去,防止滑床板再次结冰。随后,他们趁热打铁,立即在道岔尖轨、滑床板等部位喷洒防冻液。寒风瑟瑟夹杂着冻雨,打得脸生疼,口中呼出的白气迅速结在两人的眼镜上,让人顿时间看不清脸。王泽勉和袁融环顾不上许多,专心作业,10分钟后,一组道岔清扫顺利完成。 

  “控制台8号道岔锁闭报警,请作业人员立即前往查看。”室内驻站联络员黄东明焦急地说道,王泽勉收到消息后立即前往探查。 

  协作除冰并为活动部位喷洒防冻液 邢星 摄 

  “找到原因了,尖轨部位冰层过厚导致道岔不能锁闭。”王泽勉话音刚落,从工具箱拿出铲刀砸向冰层部分,冰渣飞溅而出,冰块迅速裂开掉落,重复动作20来次,道岔部位冰霜处理完毕,王泽勉将道岔活动部位涂上防冻液。发现隐患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克服隐患需要充分的经验,经过反复地调试、试验,15分钟后,隐患处理完毕。 

  天色已晚,牙屯堡站的春运“破冰行动”仍在继续,年轻的队伍在漆黑的战场上逆风而行,头灯指向前方,守护焦柳线的责任在他们肩上。记者 李晨 通讯员 文毅 秦小涵 邢星 

责任编辑: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