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至15日,由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文物局、黄帝陵基金会、陕西省青年联合会、陕西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陕港澳青年“寻根访祖之旅”研学交流营活动在陕西举办。活动旨在搭建陕港澳青年交流的桥梁,通过共同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传承文明根脉,加深三地青年对国家的历史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与发展认同,引导青年朋友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携手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陕港澳青年们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 团陕西省委 供图
8月12日,研学交流营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通过一件件承载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的展品,深入了解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和中国共产党引领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在杨家岭革命旧址的中央大礼堂前,来自陕港澳的青年们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聆听讲解员讲述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在枣园革命旧址,大家透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同感受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段光辉的历史篇章。夜幕降临,延安1938广场的红歌合唱将活动推向高潮,红秀《延安 延安》以沉浸式舞台重现了“革命青年到延安”的壮阔图景,让青年们深受触动。
8月13日下午,研学交流营一行来到铜川陈炉古镇,脚下的“Wifi”路(由碎瓷片铺成的小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讲解员介绍,这里的制瓷历史可追溯至1400余年前的北周时期。在古镇深处的制陶作坊里,窑火正旺,青年们在师傅的引导下开始了陶艺制作,感受千年制瓷技艺的魅力。在画瓷环节,来自香港的温静在碗面上画下一株株嫩芽,张智皓则写下了“港澳台一家亲”的字样,表达了三地青年虽成长环境不同,却因共同的根脉紧密相连的情感。
陕港澳青年们在黄帝陵祭台前。 团陕西省委 供图
研学交流营启程第一天,研学交流营前往延安黄帝陵,陈嘉豪作为代表站在祭台前,大声诵读祭文。“桥山苍苍,沮水泱泱……”三地青年垂首而立。祭文声回荡在苍松翠柏之间,让“炎黄子孙”的归属与敬畏在青年们心中油然而生。随着行程接近尾声,研学交流营走进炎帝祠和炎帝陵,感受中华儿女一家亲的真正内涵。站在炎帝像前,长安大学学生文希轻声说道:“原来我们的故事,早在五千年前就已开始书写。”在为期五天的行程里,研学交流营还先后走进耀州窑博物馆、宝鸡西府老街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本次陕港澳青年“寻根访祖之旅”研学交流营活动以“寻访中华根脉追梦民族复兴”为主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陕港澳青年在实践中感悟初心使命,在文化传承中凝聚家国情怀,为促进三地青年交流、推动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记者 韩玉 通讯员 张汶浩)